欢迎光临中南大学工会网,您是本站的第位客人!
冬至的由来与习俗
来源:   点击:   发布时间:2015/12/22   作者:工人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地方过冬至节。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节气。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已经能够用土圭观测太阳来测定冬至的准确时间,大约是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那么为什么叫冬至呢?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的气候都进入了一个最为寒冷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或“进九”,故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之说。

  据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我国古代,人们对冬至非常重视,被当作一个重大节日。过冬至节的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我国,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不少地方还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据《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是上天赐予人们的福气,是一个吉祥之日,所以应该庆贺。

  在汉朝,冬至这天,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据《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日良辰而后省事。”所以冬至这天朝中官员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相互以美食馈赠,相互拜访,愉快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据《晋书》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现在,我国仍有一些地方过冬至节。如我国北方冬至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冬至这一天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些地区冬至这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的传说及习俗

  北京人“冬至馄饨夏至面”之习俗。相传在汉朝时期,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祸害百姓,人们生活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的两个首领浑氏和屯氏,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俩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谐音,称之为“馄饨”,食之解恨,祈求皇帝早日平息战乱,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只因最初是在冬至这天制成馄饨,故相沿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河南人冬至吃饺子之习俗,俗称吃“捏冻耳朵”。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天,适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至。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还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焦虑。于是他就吩咐随行人员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入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做“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奇迹般地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这天,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而形成“捏冻耳朵”的习俗。后来人们称它为“饺子”,或称为 “扁食”和“烫面饺”。

  冬至吃狗肉之习俗。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附件信息:

中南大学 | 信网中心 | CSU邮箱 | 校内信息门户 | 在线投稿 | 校长信箱

版权所有:中南大学     站点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邮编:4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