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暨第六届“三十佳”教学竞赛于9月27日开始,至11月13日圆满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全校30个二级学院(含三所附属医院)有29个单位参赛,13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通过各二级学院的层层选拔,97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预决赛。最终5名青年教师获得“教学能手”称号,30名青年教师分获“十佳讲课”、“十佳教案”和“十佳课件”。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对广大青年教师的一次激励和鞭策,旨在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广大教师反映,通过竞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提高教学水平,增长教学技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五大特点:
一、领导重视 抓好落实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教学竞赛活动,将竞赛工作纳入年度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下发了“关于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及第六届‘三十佳’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成立了以胡岳华副校长为组长,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梁旭如、本科生院副院长邬力祥为副组长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校工会将教学竞赛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多次与本科生院反复研究竞赛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两次召开部门工会主席会就竞赛活动的组织和日程安排进行部署,明确竞赛活动的目的意义;讲清竞赛范围及步骤;公开竞赛内容及标准。参赛单位十分重视本次竞赛活动,相应成立了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组长的竞赛工作小组,召开青年教师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动员报名参赛。土木院、外语院、法学院、信息院、生物学院和三所附属医院等19个单位组织了选拔赛,部分二级学院青年教师报名参赛率达80%以上。法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刘益灯副院长不仅亲自主持本院参赛教师的组织评选工作,还自始至终参加了学校比赛的全过程,给参赛选手以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土木院、生物学院、外语院和化学院的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抓落实,并把青年教师参加“三十佳”竞赛列入学院年终考核评比体系,与津贴、晋职和评优挂钩。这些措施有力保证了教学竞赛的顺利进行。
二、注重实效 全面参与
为把此次活动引向深入,各教学单位在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比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多单位把此次活动不单看作是单纯的竞赛,而是当作一次全面的岗位练兵,配合学校教学检查,将讲课、听课、示范课、评课、研讨、比赛、总结等各个环节形成系列,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使教学竞赛活动引向深入,推向高潮。法学院举办了“201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将讲课、教案、课件设计纳入比赛内容,聘请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对所属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查评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生物学院组织全部青年教师进行了选拔赛。很多参加比赛的教师克服教学任务繁重的困难,利用课余时间备课、整理修改教案,制作课件。湘雅二医院、土木院等单位每年都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此次竞赛他们组织青年教师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进行预选赛并组织教师到现场观摩,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此项活动。许多老教师也被教学竞赛的“练兵”热潮所感染,他们积极参与听课,向青年教师指导教学方法,传授教学经验,主动担当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尽自己的能力为“三十佳”竞赛活动增光添彩。
三、以评促改 全面提高
工会与本科生院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暨第六届“三十佳”教学竞赛活动是为了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青年教师参赛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增长教学技能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此,外语院和三所附属医院等10多个单位在选拔赛结束后,先后以培训、研讨、预讲和模拟竞赛等不同形式,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参赛教师进行点评,面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还有的单位是边赛边改,组织历届“三十佳”获奖教师公开示范课观摩教学,展示优秀教案和课件。专家们把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深受感动。教学能手(讲课、教案、课件三项全能)获得者土木院罗建阳老师说“学校举办的教学竞赛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专家的指导传授让我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大赛的锻炼,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受益匪浅”。在“三十佳”教学竞赛活动中,很多单位把以评促改、评赛结合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对加快广大青年教师成长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十佳”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参赛教师历经教研室试讲,院(系)选拔赛,学校预赛直至决赛等大范围、多层次的筛选磨练,教学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青年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普遍启动,真正收到了实效。
四、扬长避短 传承创新
两年一次的青年教师“三十佳”教学竞赛,校工会与本科生院已坚持多年,今年又在总结前五届经验的基础上,对竞赛活动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一是增设“教学能手”(即讲课、教案、课件三项全能)比赛项目,对各项权重分值进行合理设置,这就要求参赛选手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具全面性,有利于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
二是修改了报名条件、评分标准和竞赛规则。要求报名参赛的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必须担任一线教学工作三年以上。这样有利于竞赛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将教案十分钟介绍改为书面介绍,减少了评委评判时的印象分;教案比赛预、决赛一次成型,方便了选手节省了时间。讲课和课件比赛当场报分改为整场比赛结束后一次报分,使整个比赛更具公平性。三是严格了资格审查制度。要求所有选手报名时交工作证复印件,三年的教学日历表等相关材料;规定参加教案和课件竞赛的选手所承担的教学时数为:理工及大文科组不少于20学时,考虑医科的实际情况,对医科的学时数放宽至不少于6学时。四是缩短了赛程,考验了各方的组织协调能力。本次比赛预赛设五个赛场,按照参赛教师所教专业划分为理工、医科和大文科三组,“讲课”、“教案”、“课件”比赛分别同时进行,使赛程缩短了三周。因此,在比赛进程的编排、评委的选定、赛场教室的调配和技术人员的保障以及工作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给我们的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在校工会、本科生院、现教中心三家通力合作下,保证了比赛有序进行。
五、教学水平 大幅提高
很多参赛选手通过对比赛的观摩和往届获奖教师的示范再加上老教师的“真传”指点,水平比往届更高,教学经验更丰富。教学能手获得者大多出自往届“三十佳”选手。评委们认为:参赛选手的敬业精神和水平一届比一届都有较大提高。讲课选手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能较好掌握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讲课富有激情,课堂教学生动,气氛活跃。评委感到听精彩的讲课是一种精神享受;通过课件比赛,青年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有大幅度提高,此项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多媒体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参加教案比赛的青年教师对竞赛活动非常积极和重视,投入精力很多,教案编写符合大纲要求,内容组织也反映了各自的特点。每本教案都是选手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教学竞赛活动,给青年教师创造了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受到广大青年教师的欢迎,也受到了教学专家及全校教职工的好评。但纵观整个竞赛过程,还存在全校各教学单位竞赛活动开展不够平衡,部分二级学院宣传发动不够,有的院(系)没有组织选拔赛,指定的参赛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也有的院(系)没有重视组织教师对决赛的观摩,以扩大受益面。这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改进。
为了更好地推广教学竞赛成果,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学校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措施,全方位、多层次继续做好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