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南大学工会网,您是本站的第位客人!

五届四次教代会代表提案办理情况和答复意见

(共48件)


来源:校工会   点击:   发布时间:2023/03/23   作者:

【注】:

1.提案编号说明:第12两位是本年度提案总顺序号;第34位是档案号,最后四位是年号。

2.每提案的承办单位中,排第一位的为牵头承办单位,其后均为协办单位。

3.以下加下划线的提案为本次教代会的重点提案,共10件。

—— 提案目录 ——

一、学科建设方面

01112022关于继续实施文科繁荣计划的建议

(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

02292022关于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建议

(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研究部、基建处、研究生院)

03392022关于统筹学科评估指标,推进一流学科尖峰计划的建议

(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研究部、本科生院、人事处)

04202022关于成立专门机构,加快我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建议

(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部)

05162022关于建设大数据试验场助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建议

(承办单位:科学研究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信息与网络中心、大数据研究院)

二、教学科研方面

06272022关于进一步加强理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承办单位: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科学研究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07382022关于我校本科招生与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承办单位: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08072022关于实现体育场馆全天候高效健康服务全校师生的建议

(承办单位:体育教研部、后勤保障部、计划财务处)

09082022关于在教务系统中优化课程成绩评定、学生评教的流程和结果运用的建议

(承办单位:本科生院、研究生院)

10232022关于抢抓机遇,加快构建碳中和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国际合作体系的建议

(承办单位: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部、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11242022关于请学校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尖峰计划建设的

(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计划财务处)

12252022关于进一步改进地采选冶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建议

(承办单位:研究生院、本科生院)

13262022关于增加资生院一流学科科研与实验用房的建议

(承办单位:房产管理处、科学研究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14172022关于高起点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议

(承办单位: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15192022关于落实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点招生指标的建议

(承办单位:研究生院)

16352022关于修订《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和改进相关工作流程的建议

(承办单位:科学研究部、计划财务处)

17152022关于学院增设教师课外辅导答疑机制和空间的建议

(承办单位:本科生院、后勤保障部、房产管理处)

三、人事人才方面

18122022关于优化“三定一聘”实施细则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科学研究部、本科生院)

19132022关于优化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实施细则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

20282022关于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

21092022关于加强教师信息数据整合,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的建议

(承办单位:学校办公室、信息与网络中心、人事处、本科生院、科学研究部)

四、基建、后勤及其他方面

22142022关于各校区老旧教学设施提质、升级改造的建议

(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基建处、保卫处、本科生院)

23412022关于加快建设新校区食堂的建议

(承办单位:基建处、后勤保障部、计划财务处)

24302022关于加强关于校园综合治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承办单位:保卫处、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部、基建处)

25402022关于建设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动车充电站的建议

(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保卫处)

26222022关于优化新校区交通出行保障全校师生安全的建议

(承办单位:保卫处、后勤保障部)

27182022关于校本部升华后楼电梯更新及供电间改造升级的建议

(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基建处)

28012022关于加强图书馆等建筑无障碍通道建设的建议

(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基建处、计划财务处)

29022022关于将校本部体育馆划拨给普教管理服务中心管理的建议

(承办单位:房产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体育教研部)

30032022关于解决一附小教学用房严重不足问题的建议

(承办单位:基建处、房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

31312022关于建设新校区数理化共享户外气排球场的建议

(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校工会)

32322022关于工会给予学院建设室内教职工之家支持的建议

(承办单位:校工会)

33422022关于建设新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议

(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保卫处)

34432022关于解决校内住宅管理维护问题的建议

(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房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

35442022关于强化工会干部学习培训的建议

(承办单位:校工会)

36452022关于汇聚资源,形成合力,加强青年教职工工作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科学研究部、校工会)

37462022关于加强提案工作考核评价和评比表彰的建议

(承办单位:校工会)

38472022关于充分发挥身边榜样作用的建议

(承办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工会)

39482022关于组建中南大学教职工艺术团的建议

(承办单位:校工会)

五、附属医院方面

40212022关于学校顶层设计二级学院与附属医院开展人才双聘制度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

41332022关于向优秀高校学习,提升我校前沿医学科技水平的建议

(承办单位:科学研究部、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人事处)

42342022关于将病理学科的教学与医疗工作双认可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

43102022关于加强临床医学院教学体系支持、深化医教协同的建议

(承办单位:湘雅医学院、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 、医院管理处、后勤保障部、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基建处、计划财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

44362022关于附属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双线开展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

45372022关于加大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力度的建议

(承办单位: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科学研究部)

46042022关于加快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新院区建设的建议

(承办单位:医院管理处、湘雅医学院、基建处)

47052022关于新建中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宿舍楼的建议

(承办单位:基建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48062022关于建立附属医院院编职工晋升通道的建议

(承办单位:人事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

 

—— 提案内容及答复意见 ——

提案编号01112022

 名:关于继续实施文科繁荣计划的建议

提案人:仲文明   (外国语学院 13574818412

附议人:晏选军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建筑与艺术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人文社科学科具有产出周期长、科研平台相对不足等特点,但投入需求不高,总体而言投入产出比很高。建议学校继续推进文科繁荣计划,对人文社科类有较好基础的优势特色学科或者投入产出比高的学科重点扶持,以相对较小的投入,推动我校人文社科跨越式的发展。

(二)主要建议

1.扶持优势特色人文学科或平台,如外国语学院的我校唯一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高品质学术期刊《外语与翻译》,为一会一刊每年各提供10万元经费支持,争取为我校再增加一种核心期刊,巩固和发展已有平台;

2.积极推动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如书法教育等;

3.鼓励、支持人文社科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三)主要理由

1.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是我校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是学界非常稀缺的资源,目前没有专职人员,且该学会已有32个分支机构,管理难度很大,需要聘请非事业编工作人员。《外语与翻译》有较高学术声誉,很有希望冲击核心期刊,但目前经费明显不足。

2.我校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有待提高,综合竞争力不足。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必要加强这一领域。

3.文科学院师资博士率不高,但学科建设、绩效考核都要求提高教师博士率。因此不应限制在职职工攻读博士学位。

二、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

三、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实施文科繁荣计划的建议》收悉,经商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扶持优势特色人文学科或平台

1.202315日,校务会提出要加大对人文社科的投入支持。119日,学校召开学科建设推进校领导办公会,提出由蒋建湘副书记牵头在寒假期间组织人文学科研讨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方向、举措。127日至216日,召开人文学科研讨会和其他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共20余次,形成调研分析材料。227日,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务虚会,专题研讨学科建设战略谋划,指出人文学科要结合学校优势学科,注重交叉融合。在研究方向上有所取舍,在核心关键领域有所突破。要借势发展,充分发挥柔性引进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2.2022年,学校通过实施“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人文学科投入680万学科建设经费。按照校务会以及校领导班子务虚会精神,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方案,在2023年学校“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加大对人文社科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力度,具体金额待党委常委会审定后划拨。

3.2022年学校重大科研与智慧教育平台升级项目(贷款储备项目)中,对6个承建人文学科的学院累计投入支持资金1803.73万元,其中重大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投入273.99万元,智慧教学与标准化实验系统项目投入752.01万元,实习实训智慧系统项目投入777.72万元。

4.科研部按照《中南大学科研基地专项经费使用与考评管理办法》(中大科字〔2021116号),每年给予各类基地(智库)稳定的经费支持,包括每年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提供1万元会费支持。建议外国语学院有关负责人进一步与相关职能部门研讨,商议健全相关制度,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更好的运转,发挥其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二)关于积极推动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学校开设31门公共艺术课程,成立校级学生艺术类社团33个,建音乐厅、博物馆等艺术场馆8个,获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2022年学校重大科研与智慧教育平台升级项目(贷款储备项目)中,对体育教研部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项目等投入支持资金223.68万元,对学生工作部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项目等投入595.75万元。

(三)关于鼓励、支持人文社科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关于人文社科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相关政策由人事处制定,研究生院将以人事处的相关政策为依据开展人文社科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招生工作。

感谢您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提案编号02292022

 名:关于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阳军亮  (物理与电子学院15873184931

附议人:刘又年  (化学化工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国家、省部级及学校都强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比如: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中南大学“四个转型”发展战略等。基于中南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具体落实基础学科建设,引导和培育基础学科建设;以中南大学的强势工科和医科为依托,如何带领基础学科开道超车、超速发展,并支撑强势学科持续发展。

1.基础学科无国家级、教育部级平台;

2.基础学科无国家自科基金委、科技部、发改委等国家层面话语权的顶级专家,在国家基础学科建设资助中,无话语权。

(二)主要建议

1.建议学校部署,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牵头,联合科学研究部、研究生院、房产管理处等部门,与基础学科相关学院联合研讨,制定和落实具体可行的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规划方案。

2.优先支持和培育基础学科国家级平台、教育部平台,制定具体可行建设方案。

3.论证建设数理化综合大楼,筑巢引凤,数理化学院国内外物色、学校全力支持,全职引进国际、国内顶级学者,带领基础学科强力发展。

(三)主要理由

1.国家强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中南大学“四个转型”发展战略。

2.中南大学基础学科弱,难以支撑工科和医科的强力持续发展。

二、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研究部、基建处、研究生院

三、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科学研究部、基建处、研究生院,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1.2023119日,学校召开学科建设推进校领导办公会,提出由何军副校长牵头在寒假期间组织基础学科研讨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方向、举措。24日至16日,召开基础学科研讨会和其他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共8次,形成调研分析材料。217日,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务虚会,专题研讨学科建设战略谋划,指出基础学科要注重与学校优势学科交叉融合,要加强与应用场景相结合,更好地支撑优势学科发展。

2.2022年,学校通过实施“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基础学科投入1510万学科建设经费。按照校领导办公会以及校领导班子务虚会精神,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方案,在2023年学校“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加大对基础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力度,具体金额待党委常委会审定后划拨。

3.2022年学校重大科研与智慧教育平台升级项目(贷款储备项目)中,对4个承建基础学科的学院累计投入支持资金5295.21万元,其中重大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投入2896.68万元,智慧教学与标准化实验系统项目投入2398.53.56万元。

4.研究生院做好基础学科相关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工作,包括完善研究生招生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科研育人、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完善研究生准入准出机制。

(二)关于加强基础学科平台建设

1.科学研究部牵头制定《中南大学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坚持提升原创能力为根本、坚持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坚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坚持前瞻性部署开展有组织科研、坚持科研平台支撑建设五个基本原则,稳步提升我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2.实施中南大学创新驱动项目和前沿交叉项目,鼓励理、工、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形成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创新团队,助推有良好研究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科研人员和团队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和团队,带领基础学科开道超车、超速发展,并支撑强势学科持续发展。

3.设置校内基础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前沿交叉项目等培育基础研究团队,重点支持基础学科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和人才计划项目,利用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契机,组织学校基础学科国家级、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的培育和申报。

(三)关于论证建设基础学科大楼

新校区学科发展大楼项目已列入“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项目库,该项目将为基础学科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硬件平台,强力促进我校实现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基建处将根据学校相关部署,积极开展新校区学科发展大楼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按程序报学校决策。

感谢您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提案编号03392022

 名:关于统筹学科评估指标,推进一流学科尖峰计划的建议

提案人:王德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附议人:    (粉末冶金研究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韦伟峰  (粉末冶金研究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在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我校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面临新格局。然而,我校一流学科的建设程度距离世界一流的目标仍有差距,其主要原因是:(1)学科评估的培育体系不健全,缺乏有组织的学科指标培育过程;(2)战略性新兴学科方向、前沿交叉研究方向上投入力度不够,缺乏原创性重大科学成果;(3)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还需提升,高水平青年人才储量不足。

(二)主要建议

一流学科建设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推进我校一流学科建设向世界顶尖水平迈进,建议采取以下举措:(1)统筹规划学科评估指标在各一流学科的共享和分配,特别是较为稀缺的党建项目、教学成果奖、育人项目等;(2)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的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加大投入,抓住平台重组的契机,优化学科方向,布局大项目大成果;(3)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灵活的聘用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的教学科研人才。

(三)主要理由

一流学科建设要坚决克服“五唯”评价的顽瘴痼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报国强国为己任,以强化治理为关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在此形势下,一是需要构建学科评估指标培育机制,对于平台建设、重大项目、重大奖励、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期刊论文等评估内容,做好规划布局,精准培育。二是需要构建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实现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体系。

二、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研究部、本科生院、人事处

三、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学科评估指标,推进一流学科尖峰计划的建议》收悉,经商科学研究部、本科生院、人事处,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筹规划学科评估指标可分配资源的共享和分配

1.实施中南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倍增行动计划,统筹“双一流”动态监测和学科评估指标,形成“十四五”学校学科高显示度指标,引导学科通过组建大团队、承接大项目、构筑大平台、产出大成果、荣获大奖励,力争在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期末验收成效显著,有更多的学科入围国家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2.党建思政、师德师风等国家级荣誉,教学成果、实践平台等国家级成果,名额分配和资源共享对一流学科进行倾斜。

3.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推荐指标分配时已统筹考虑一流学科及后备一流学科因素,推荐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时将一流学科、后备一流学科作为重要因素优先推荐。

(二)关于充分发挥国家级战略平台战略科技力量作用

科研部协同人事处等部门,推动国家级平台管理机制改革,出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独立科研机构的管理运行方案;全力组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确保已有国重顺利通过,加大与头部企业合作,牵头共建国重,扩大学校国重规模,利用国家贴息贷款机遇,加大对国家级平台重大仪器设备的投入,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三)关于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全职从事教学科研的外籍专任教师7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的10名。近年来通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的教学科研人才。在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推进教师参加海外培训、访学,加快建设高水平国际师资队伍。

感谢您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提案编号04202022

 名:关于成立专门机构,加快我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胡德华  (生命科学学院13975869106

附议人:欧旭理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张宝一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交叉学科已成为学科新的生长点,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加紧布局和加强交叉学科建设。2020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将加快交叉学科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同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第9大学部“交叉科学部”。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启动的背景下,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主流,将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

我校拥有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47个一级学科的学位授权点。2021年增设了“生物医学信息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药物基因组学”3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新能源与储能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其他交叉学科正在论证或审批中。202112月我校印发了《中南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项目实施方案》,但交叉学科建设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评价制度束缚、人才培养盲区等问题。为了加快我校交叉学科的建设,特向大会提案。

(二)主要建议

1.建议学校从交叉学科顶层设计出发,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的交叉学科建设,将政策和制度落实、落细、落地,促进我校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

2.建议人事处重点解决交叉学科人才评价标准不一的问题。

3.建议研究生院改革交叉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设立专项招生指标。

(三)主要理由

1.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了《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我校也印发了《中南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项目实施方案》,但交叉学科建设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评价制度束缚、人才培养盲区等问题。

2.国内科研院所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建设,如北京大学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设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提供了许多成功案例。

3.我校现行的资源(人财物等)的配置仍然采取依托学院或系所进行分配制度。导致跨院系的交叉学科发展面临重重阻碍。因此,迫切需要从顶层设计成立交叉学科部,协调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的交叉学科建设,将政策和制度落实、落细、落地,促进我校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

二、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部

三、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专门机构,加快我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人事处、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交叉学科建设

1.2023119日,学校召开学科建设推进校领导办公会,提出由郭学益副校长牵头在寒假期间组织交叉学科研讨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方向、举措。21日至16日,召开交叉学科研讨会和其他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共7次,形成调研分析材料。227日,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务虚会,专题研讨学科建设战略谋划,指出交叉学科建设要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急需,体现学校的优势特色,要有超常规的举措,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通过交叉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2.2022年,学校通过实施“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交叉学科投入240万学科建设经费。按照校领导办公会以及校领导班子务虚会精神,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方案,在2023年学校“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加大对交叉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力度,具体金额待党委常委会审定后划拨。

3.2022年学校重大科研与智慧教育平台升级项目(贷款储备项目)中,对3个承建交叉学科的学院累计投入支持资金6767.07万元,其中重大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投入4604.40万元,智慧教学与标准化实验系统项目投入1932.85万元,实习实训智慧系统项目投入229.82万元。

(二)关于成立交叉学科专门机构

1.在校学术委员会现有四个学部(人文社科、工学、理学、医学)的基础上增设交叉学科学部,待今年启动校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时按相关规定及程序进行,由校务会议、校党委常委会议审定,指导各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

2.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优化整合工作,深入对接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新能源与储能工程、人工智能等研究院(平台)建设,积极组织申建前沿科学中心和未来技术学院。深化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的交叉研究平台建设,推进多学科交叉新文科科研实验室建设。深化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牵头策划实施一批前沿科学和“卡脖子”联合攻关大项目,培育若干个教育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3.成立非实体交叉学科机构,由学院拟出方案交科研部按相关规定及程序进行。

二、关于交叉学科人才评价标准不一致

人事处在深入调研了同类高校做法的基础上,牵头起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双聘管理办法初稿,并征求了本科生院、科学研究部、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湘雅医学院等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及国家级科研平台等负责人意见,并于20221123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人事处拟根据收集的意见及建议对文件进一步完善,提请学校审定后执行。文件将会对双聘人员的范围、要求、申报程序、考核及管理等事项进行规范。

(三)关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导师遴选及招生指标

目前学校已经设立人工智能、新能源与储能工程2个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实施“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按照符合申请条件导师申请、学院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后,形成招生当年交叉学科招生资格导师名单,报主管校领导审定后,将交叉学科专项计划下达到各参建单位。研究生院下一步拟设立交叉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统筹推进交叉学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工作。

感谢您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提案编号05162022

 名:关于建设大数据试验场助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    (大数据研究院 18673197878

附议人:陈志刚  (计算机学院)

    蒋朝辉  (自动化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中南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学校算力分散问题。数据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要素,各学科均需借力数据科学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建设面向数据科学研究、为大数据技术开发而设计的大数据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大数据试验场,提供公共的数据、算法、算力资源,降低大数据应用门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学科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建议

依托大数据研究院,面向大数据问题建设大数据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环境,建设拥有大规模数据容量及管理分析能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面向全校开放运行,服务于大数据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基于大数据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等,为研究人员提供大数据实验的“场地”。

(三)主要理由

1.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在任务布局上优先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田红旗校长在中南大学第五届四次教代会、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推动理、工、医与人文社科深度交叉融合。

3.成功案例:2016年,由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牵头,29家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在上海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试验场联盟。以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为指导,以合同契约为保障,发挥产、学、研、用等各方优势,实现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企业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机结合,凝聚了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推动大数据试验场建设。

二、承办单位:科学研究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信息与网络中心、大数据研究院

三、答复内容

1)从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关于建设大数据试验场助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建议”(提案编号05162022)是合理的,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经费统筹规划推进提案的执行。

2)收到提案后,与提案人前后进行8次以上的沟通,并与发科处、资实处等部门多次开会讨论,决定利用国家贴息贷款政策,将该提案中的大数据试验场建设所需设备纳入重大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

3917-1117日,科研部牵头和参与组织学校层面的论证过程包括9次设备论证会、3次校领导办公会、2次专家现场核查、1次校务会、1次常委会。最终大数据试验场设备购置预算为2197万元,科研部将该预算与其他重大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预算方案一起报校党委常委会审定通过,202211月该项目进入学校采招中心审核环节。

4)根据学校统一安排,采招中心已完成第一批重大仪器设备购置招投标与合同签署,大数据试验场设备暂未进入第一批招投标环节。

5)目前科研部及大数据研究院正等待国家和学校启动下一批设备购置计划。

 

提案编号06272022

 名:关于进一步加强理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提案人:孙克辉  (物理与电子学院13786190478

附议人:    (数学与统计学院)

    刘又年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流的工科和医科都离不开强大的理科作为基础和支撑!理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校数理化生四个专业均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物理和生物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已经取得进入国家第一梯队的资格。然而,学校对理科拔尖人才的政策支持、条件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有待加强。

(二)主要建议

1.建议实施“中南大学理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如“升华计划”),由本科生院牵头成立专门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部、科研部、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交流处等部门参与。

2.成立以校领导领衔、由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拔尖人才培养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督导、评价理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

3.设立专项基金,聘请优秀师资授课,支持拔尖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双创活动、出国交流、个性化发展等。

4.配置拔尖学生学习成长空间,便于学生开展学习交流、讨论和创新实践。

5.尽快出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管理办法。对拔尖学生的选拔方式、准入准出模式、培养过程、成长衔接支持等做出规定。

6.在办好强基班的同时,开设基础学科拔尖班,规模为20人,全校新生中选拔,重点培养。

7.学院聘请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学术影响大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担任拔尖人才培养的首席教授,全面负责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

(三)主要理由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破解当下我国关键技术领域人才匮乏这一“卡脖子”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发展和拥有持久竞争力的根本保障。近十年国内部分知名高校的理科拔尖人才培养情况,如北京大学“未名学者计划”、清华大学“理科提升计划”、武汉大学“弘毅学堂”等,充分表明,通过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和创新管理等手段加强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能显著促进国家亟需的基础理科人才脱颖而出,推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四个转型”战略。

二、承办单位: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科学研究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三、答复内容

1.关于“实施“中南大学理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及成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的建议。

学校一直重视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从20196月开始实施“中南大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我校理科基础学科均入选该计划。20199月开始,按照教育部拔尖计划2.0工作部署,我校积极申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目前已设立物理学、生物科学国家级基地和数学、化学省级基地。结合中南大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各基地均设立了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以小班化、导师制、国际化等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科基础学科基地可通过强基计划招生,学生按国家政策实行本研衔接培养。实验班享受专项资金支持,2019年以来,通过中南大学卓越拔尖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项目,学校共向数理化生拔尖人才培养拨款347万。

为加快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本科生院安排专人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负责我校国家级和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申报及建设工作,组织各学院每年向教育部报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年度工作进展报告及相关数据材料,筹办教育部线上书院中南大学K吧和中南大学主题活动周,以及相关工作方案制订。建议中提到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暂不单独设置。

2.关于“成立拔尖人才培养委员会”的建议。我校已成立“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教学指导委员会还根据文理医工下设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理工类和医学类专业教指委专家可以在我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涉及的工作方案制订、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成果评定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咨询和评审支持。

3.关于“设立专项基金”的建议。本科生院对我校4个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5个省级基地有专门资金投入,用于各基地在拔尖学生本科阶段培养过程中的各方面支出。2021年拨款285万,2022年拨款135万。后续将继续统筹经费,支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4.关于“配置拔尖学生学习成长空间”的建议。拟联合二级学院及学校教务、学工、图书馆、信网各部门设立未来学习中心,探索跨年级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等。同时全国线上书院平台是教育部拔尖计划2.0的重要建设项目,我校已依托该平台设立了中南大学K吧,于20226-7月开展了线上书院中南大学主题活动周,举办了中南大学首届拔尖计划2.0基地本科生学术论坛,各基地可充分利用该平台进行学生学习空间建设与交流分享。

5.关于“出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管理办法”的建议。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本科生院已拟定“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讨论稿,对基础学科有关专业学生纳入基地管理,在经费、师资、国际交流、推免等方面予以倾斜,探索本博一贯管理。文件拟联合研究生院进行进一步细化,经各学院及校教指委讨论修订后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印发。

6.关于“在办好强基班同时开设基础学科拔尖班”的建议。目前强基计划录取学生直接进入各学院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按照拔尖计划2.0要求进行培养。按教育部规定,高校可以对强基计划学生探索实施淘汰制和动态调整。学校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将会对强基计划学生的退出机制进行明确规定,各学院可在学校规定基础上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动态调整方案,探索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二次选拔。对于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校拟探索将有关专业学生纳入“基地班”整体管理,具体方案正在调研论证。

7.关于“学院聘请尖人才培养首席教授”的建议。学校的国家级和省级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均设定有基地负责人,基地负责人对基地的拔尖人才培养负有首要责任。各基地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为拔尖学生的培养工作提供咨询。

 

提案编号07382022

 名:关于我校本科招生与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提案人:林高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8879341

附议人:    (粉末冶金研究院)

    甘雪萍  (粉末冶金研究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为适应新工科形势和落实教育部有关改革精神,我校从2018年开始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运行状况尚可,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强化观念的更新、体系的重构。

1.大类培养后对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志愿优先,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其他表现,因此专业分流既是二次选择,也是二次竞争,每年分流结束后,冷门专业接收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想来这个专业但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

2.从近几年专业分流的情况来看,即使上了一年的大类基础课程,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是感到迷茫,如果冲击热门专业的学生太多,必然有一部分人的专业志愿无法得到满足而被调剂。

因此,现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使学生、家长、老师、辅导员、学院均陷入不同程度的迷茫。

(二)主要建议

建议:1.改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国家认定的学科门类“大类招生”,后续的专业分流,不是简单的“意愿+成绩+表现”;2.构建课程体系,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将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支撑培养目标的各教学模块及教学要求,让每项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都能具体落实到教学之中。

牵头承办单位:本科生院

参与办理部门:学工部

办理时限:2023

(三)主要理由

1.大类培养模式符合“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希望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注重“通”,但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一些学生做的不是探究性兴趣性学习,而是回到了中学阶段的应试性学习,与培养目标契合度不高;

2.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匹配度不高,专业分流兼顾学生意愿与专业发展难,冷热专业差异性较大。

二、承办单位: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三、答复内容

为加快我校“双一流”建设步伐,顺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学校从2018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改革。大类招生以来,尤其是在新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学校生源质量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源基础。《教育部关于做好 2023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学校将严格执行教育部招生政策有关规定,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邀请相关部门进行研讨、总结,进一步优化学校大类招生结构。

针对提案中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问题,近年来,学校围绕“双一流”规划,坚持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以促进传统优势专业升级,探索实现专业准入退出机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生源质量,最大限度减少“冷门”专业对学生的影响。如:2020-2022年相继停招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物联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物流工程等多个专业。2023年继续停招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两个专业,目前招生专业减少到90个,按照27个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有助于满足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宽口径、宽基础的需求。由于各专业教学培养人数有限,学生如果不能通过专业分流进入到自己的目标专业,还可以通过申请转换专业、辅修等方式满足自己的意愿。目前,学校正在进行2023版培养方案修订,秉持强基础、宽口径、重个性、促交叉原则,将“坚持优化课程体系”列入修订要求,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梳理课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提升专业课程质量,体现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

 

提案编号08072022

 名:关于实现体育场馆全天候高效健康服务全校师生的建议

提案人:杨孟刚  (土木工程学院13974871567

附议人:宋晓东  (交通运输工程和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有学生6万余人,教职工1.6万余名,全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的人均比例虽在同类学校中还算可以,但总体是偏低的。以足球场和羽毛球馆为例,目前已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基于此,为更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强身健体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建议学校应接续完善和改造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和提升学校体育场馆管理水平,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实现体育场馆的全天候高效健康服务。

(二)主要建议

1)进一步完善和改造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例如将铁道校区游泳池改造成室内恒温游泳馆、各校区室外体育场馆安装更多照明设施、各体育场馆增加储物设施以及自动售货机或小卖部等。

2)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学校体育场馆管理水平。例如完善场馆的预约模式、普及场馆的适用范围和预约流程、建立预约信用考察制度、加强场馆的日常巡查维护等。

3)实现全天候服务,重点保证室内场馆(羽毛球馆、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等)上午、下午、晚上均应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从而服务更多师生。

(三)主要理由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部署要求, 202237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了《2022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第四条明确指出要“提升公共健身设施供给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水平”。若此提议得到落实,我校师生必将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势必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实施和落地。

二、承办单位:体育教研部、后勤保障部、计划财务处

三、答复内容

“关于实现体育场馆全天候高效健康服务师生的建议”的提案的办理,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多次协商,并到提案人所在单位与提案人进行了充分交流沟通,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1.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修缮了2个田径场、1个室内球馆,改善了室外场地的照明设施条件,新建成的体育馆已投入使用,恒温游泳池对外开放。这些体育设施的改善对师生加强体育锻炼活动提供了方便。目前到游泳馆游泳的师生非常少,远未达到设计容量标准。将铁道校区游泳池改造成恒温游泳馆,需要充分论证。对个别室外体育场地存在照明强度不够的问题,学校将在电力负荷许可的情况下改善室外体育场馆照明设施条件。因涉及卫生许可、营运资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学校将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在体育场馆适当增设自动售货机,适当增设一些储物柜,解决师生在体育馆锻炼时,随身物品存放问题。

2.学校加强了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加大了对场馆使用的日常巡查力度,排查安全隐患,学校将继续督促物业管理部门加强对体育场地的巡查,尽最大努力劝退无关人员进入体育场地。对室内体育场馆使用建立了预约管理系统,并正在研究解决升级系统与道闸机联通的问题。

3.学校室内体育场馆除游泳馆外对师生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并将适时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师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全天候对师生开放室内体育场馆条件还不成熟。

 

提案编号09082022

 名:关于在教务系统中优化课程成绩评定、学生评教的流程和结果运用的建议

提案人:易    (土木工程学院 13187061538

附议人:陈维亚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乔世范  (土木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1.不同课程、同一课程不同教师在考核考察过程中考核内容(特别是过程成绩)和计分标准不同,导致课程的分数分布差距较大,影响学生竞争(评奖、保研等)的公平性。

2.学生选课喜好与课程教师的成绩给定结果相关,可能会使一些“水课”大受学生欢迎,要求严格教师的课程不受欢迎,学生并未真正学到知识。

3.职称评定与教学质量优秀奖挂钩,而教学质量优秀奖又与学生评教结果相关,部分教师为获好评放松对学生的考核,这对认真教学、要求严格的老师不利。

(二)主要建议

1.在成绩管理系统中引入赋分机制,学院指定需进行赋分的课程、考核内容(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其对应的教学班,教师将实际考核成绩输入教务系统后,系统根据赋分原则重新生成该课程学生的最终成绩。

2.进一步开发教务系统对应的手机APP,将教师、学生的部分操作从电脑操作中解放出来,提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便利性和积极性。

3.引入评价分数一致性的检查机制,剔除明显不合理的评价分数,提升评价分数的合理有效性。

(三)主要理由

引入赋分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同课程、同课程不同任课教师考核给分的主观差异性,使课程成绩及及其分布更科学、公平;也可使学生对不同教师、不同课程的选择更具理性。

二、承办单位:本科生院、研究生院

三、答复内容

接到提案后,本科生院于20221117日邀请陈维亚教授与本科教学督导专家代表进行了交流与研究。回复如下:

针对建议1:暂不采纳。

理由与应对改进措施如下:在教学一线,确实存在提案所述情况,即不同课程、同一课程不同教师在考核考察过程中考核内容(特别是过程成绩)和计分标准不同,导致课程的分数分布差距较大,影响学生竞争(评奖、保研等)的公平性。但因各选修课程选课人数非常不均衡,简单引入赋分制并不能解决问题,且将导致学生选课更简单、功利,观望、选择人数最少的课程,对教学秩序将产生较大冲击。

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团队内部沟通协调不畅、对《中南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则执行不够。建议各教学单位进一步加强试卷、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审核与管理力度,以无纸化考试改革引导试题库建设、加强考教分离,三措并举有利于此问题的解决,本科生院将就此加强引导与管理。

针对建议2:采纳。

学生评教功能在教务系统PC端及移动端均已上线使用,学生可通过“中南大学ITS-“应用广场”-“本科生教务”进入到移动端,在工具箱一栏中,找到“教学评价”功能,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完成后,可随时查询个人评教结果。教师评学功能暂未上线移动端,计划下一步进行建设。

针对建议3:采纳,后续进行对比测试。

目前,学校学生评教采取“每门课程最高5%和最低5%分数无效,其他分数取平均值”的算法进行计算。学校后续将在现有数据上测试“利用方差去掉奇异值后取平均值”和“去掉前后一定比例数据取平均值”两种方案的合理性,通过测试结果选取更合理的方式进行优化。同时,学校后续将添加申诉环节,对于明显不合理数据或者其他异常数据,教师有权进行申诉,经学院认同后可报至学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调整,进一步提升学生评价分数的可靠性。

 

提案编号10232022

 名:关于抢抓机遇,加快构建碳中和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国际合作体系的建议

提案人:谭静强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18674868510

附议人: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董陇军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我国已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将落实“双碳”战略列为了工作重点。教育部也于20217月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引导高校做好相关领域的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

我校作为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实力,应充分发挥优势,尽快大力推动“双碳”相关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二)主要建议

1.创新碳中和人才培养:由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牵头,地信、资生、资安、冶环等学院重点参与,设置“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和“碳中和未来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

2.引领碳中和科技研发:由科研部和人事处牵头,深入开展碳汇与碳循环基础研究和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关键技术研发,组建高水平团队、平台和机构。

3.强化碳中和国际合作:由国际处牵头,与世界一流大学/机构联合开展碳中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研研究。

(三)主要理由

1.碳中和已经取得广泛的全球共识,已有130多个国家制定了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

2.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等都将实现碳中和列为了重点任务,各级政府正在制定行动方案。

3.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将在高校系统布局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若干高校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并于2021年新设置了“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二、承办单位: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部、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三、答复内容

对于编号为10232022的建议,本科生院高度重视,主动询问、收集了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部、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部门的意见及时与提案人进行了电话和邮件沟通并形成书面答复如下:

本科生院对主要建议的第1条 创新碳中和人才培养设置“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答复:设置“碳中和未来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事宜,因专业现有基础条件不明确且缺乏必要的论证和研讨,目前暂不能办理。根据《中南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中大教字〔202223 号)规定,增设专业须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具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等等。增设本科专业须经二级培养单位申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与审核,并经校务会议审定同意后方可向教育部申请。因此,建议意向牵头学院进行有关调研和论证,经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批准后,按照学校文件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经本科生院会同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新设专业论证程序。在新增专业设置前,可依托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加强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将双碳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工作中。

研究生院对主要建议的第1条 创新碳中和人才培养“碳中和未来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的答复:经与提案人沟通,设置“碳中和未来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的事宜,因学科已有基础条件不明朗且缺乏必要的论证,目前暂不能办理。具体来说,根据《中南大学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大研字〔202212号)文件规定,交叉学科学位点须满足具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一定规模的人才需、高水平师资队伍及学科基础等若干基本条件,并经过二级单位申请、材料初审、专家论证等一系列设置程序后,方能申报新增。因此,意向牵头学院应先组织相关学院及专家认真研讨分析,按照学校工作部署提交申报材料,经研究生院会同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新增论证程序。

科研部对主要建议的第2项“引领碳中和科技研发”的答复意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科研部形成了《关于贯彻落实<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面向全校征集碳中和基础研究、碳中和关键技术及其相关研究领域方向、项目团队。组织开展充分的技术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将作为我校前沿交叉和创新驱动项目的重点培育对象,并在国家级、省级项目推荐时作为重点推荐对象。通过碳中和人才培养提质行动、碳中和基础研究突破行动、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加快碳零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关、碳中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碳中和国际合作交流行动、碳中和战略研究创新行动七个方面,推动我校深化服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的衔接,加快构建高校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对主要建议第3项“与世界一流大学/机构联合开展碳中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研研究”的答复:深入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开展碳中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研研究。加快构建碳中和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支持相关学科开展碳中和领域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推动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实习。深化双边、多边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创新合作,培养积极投身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碳市场运行的专门人才。实施机制灵活的碳中和人才政策,加大精准引进力度,吸引汇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碳中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支持相关学科举办高层次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创建碳中和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建立碳中和国际协同创新网络,主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绿色技术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碳中和领域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贡献中南智慧。

 

提案编号11242022

 名:关于请学校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尖峰计划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董陇军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13973160861

附议人:黄仁东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唐礼忠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12A类学科之一、位列全国第四。但是,在学校的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建设经费规划中,一直未将该学科列入第一层次,是学校唯一一个未列入第一层次的理工科A类学科,支持力度较弱,仅与部分C类学科(如力学等)的支持力度相同,严重影响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

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在安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因上一轮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少,特别是目前的实验设备等平台条件严重空缺和不足,不及国内AB类的大多数高校。可见,要保持安全科学与工程的A类水平,基本的学科建设经费是前提,迫切需要学校给予重视和支持。

(二)主要建议

请学校协调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等部门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尖峰计划(第一层次)建设,学科经费可支持学科平台实验系统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国际期刊建设等,特别是基本的安全人机交互实验设备,深地、高寒、高温等极端环境灾源感知与控制实验设备严重不足,亟需支持。

(三)主要理由

上一轮学科排名,A类: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B类: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大学。

若学校给安全科学与工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安全科学与工程继续稳居A类的可能性大,通过调研,就学校目前的支持力度来看,学科投入经费远低于大部分AB类高校,如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年学科经费投入超过1亿元。

从学校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投入和产出来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最值得建设和支持的,原因是竞争对手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优势,中南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有部分理论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突出影响,购置实验设备,搭建实验平台等是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石,是夯实和拓展专业竞争优势的基础。

二、承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计划财务处

三、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请学校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尖峰计划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计划财务处,现答复如下:

1.按照上报教育部的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以教育部建议我校拟建设的“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5个一流学科为核心,以首轮“双一流”学校自定的“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为主要支撑学科,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群”按照一流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以上“双一流”建设学科(群)及支撑学科(群)入选“一流学科尖峰计划”。

2.2022年,学校通过实施“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供190万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在2023年学校“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继续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具体金额待党委常委会审定后划拨。

3.2022年学校重大科研与智慧教育平台升级项目(贷款储备项目)中,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承建的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投入支持资金840.72万元,弥补学科发展支撑条件的不足,促进学科实力水平提升。

3.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的评估结果对比第四轮下滑明显,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统筹学院内部资源,优化研究团队机构,明确发展目标。

感谢您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提案编号12252022

 :关于进一步改进地采选冶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建议

提案人:高志勇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13574892751

附议人:黄仁东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谭静强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1.研究生是学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创新力量,中南大学矿业工程为国家双一流建设A+学科、软科一流学科连续三年排世界第一。

2.中南大学地采选冶等传统学科研究生规模小而且本校优秀生源少,不利于一流学科建设。以2021 年矿业工程教师人均硕士生/博士生指标为例,学科评估最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3.2/1.5个,而中南大学为1.2/1.1个。据统计,中南大学教师的人均硕士生/博士生指标为1.9/1.3个。

(二)主要建议

1.针对目前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生规模小的现状,建议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

2.针对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生中本校优秀生源少的困境,建立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及实施方案,从源头提升研究生质量。针对目前进行中的“本博”计划,建议国家一流学科可将选拔范围从8%扩大到15%,留住更多本校优秀本科生。

牵头承办单位为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参与办理部门为中南大学本科生院等。

(三)主要理由

1.中南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近年来稳中有升,但是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的招生指标原地踏步,因此建议给这些传统优势学科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2.中南大学矿业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因此,通过“本博”计划、“本硕博”贯通培养等方式,留住这些学科中优秀本科生作为研究生生源,对于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助推“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承办单位:研究生院、本科生院

三、答复内容

1.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按照《中南大学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试行)》(中大研字〔2018105号)、《中南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试行)》(中大研字〔2018106号)文件执行。分配过程中已经考虑了对“双一流”学科的建设和理工优势学科的发展予以倾斜,其中已经包含了矿业工程、冶金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以及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理工优势学科。

2.2022526日新修订的《中南大学“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中大研字〔202213号)鼓励二级培养单位自主遴选专业成绩排名前15%的优秀本科生。

 

提案编号13262022

 名:关于增加资生院一流学科科研与实验用房的建议

提案人: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13507310692

附议人:范晓慧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刘若华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1.资生院负责牵头建设矿业工程学科,协助建设冶金工程学科,承担我国资源行业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任务。

2.学院师生用房紧张。目前有教职工138人,在校学生1500余人,实验用房6791 m2,办公用房1289m2。大多数研究生没有学习用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等多名老师共用一间办公室,或与研究生共用办公空间。学科对手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实验室面积约为11000 m2,昆明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非双一流)实验室面积也有约10000 m2

3.科研与实验用房不够导致很多项目进展受阻,一流学科建设进度将逐渐落后于其他高校,同时实验室过度拥挤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二)主要建议

建议学校将校本部原电工合金厂用房划拨给资生院,用于 “双一流”学科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

(三)主要理由

1.原电工合金厂用房为闲置空房,具备作为实验室用房的良好基础,通过改造可以缓解目前我院实验室用房面积严重紧张的局面,而且改造闲置空房相对成本低,可行度高。

2.原电工合金厂与我院临近,方便师生办公和交流。

3.通过增加实验室用房,可推进实验室规范化建设,解除和平楼用电等安全隐患,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

二、承办单位:房产管理处、科学研究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三、答复内容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均、师均公用房面积在校本部“地采选冶材”学院内相对偏低。经向学院调研了解情况,资生院为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当前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智能矿物加工方向,牵头的“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立项,对房屋空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条件,学院现有空间难以满足要求。

房产管理处根据校本部现有房源情况,多次实地查看、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部分公用房调配方案,经2022113日校务会议审定通过,有力保障了学院科研与实验用房需求。

 

提案编号14172022

 名:关于高起点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议

提案人:    (计算机学院/大数据研究院 18673197878

附议人:陈志刚  (计算机学院)

    王建新  (计算机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相关要求,扎实推进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1号)等文件要求,计算机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申报并获批成为全国首批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有关高校要统筹各类资源,对学院建设予以政策、经费支持和倾斜,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统筹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主要建议

高起点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基于计算机学院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和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前沿学科交叉优势,联合自动化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湘雅医学院等学院,对接我校在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三大特色优势学科,建立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中南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建设以及工程博士、非全日制硕士联合培养等方式深化与企业合作,统筹利用教育教学改革等各项资源支持学院建设,给予发展所需人员、经费、政策等资源支持。

(三)主要理由

1.202112月,我校计算机学院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2.田红旗校长在中南大学第五届四次教代会、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打造高质量本科教育,出台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实施方案,建好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3.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二、承办单位: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三、答复内容

1.实施特色人才培养专项。从2020年开始设置计算机图灵班,培育计算机专业拔尖人才;并同步建设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省级、国家级)前期已拨付共计80万元;2020年与华锐金融技术有限公司启动“金融科技特色人才班”,通过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联合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导师协同指导、设立专项奖学金等开展校企联合“定制”式培养,吸引和鼓励表现优异的研究生投入到金融科技行业领域。学院提出希望能将与上海宝信(智慧冶金)、浪潮(智慧医疗)、株洲中车(智慧交通)三个人才班纳入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划中,并能于2023年开始招生。并希望在工程硕士、工程博士指标上能有所增加,研究生院正在进一步沟通协商中。

2.建立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已制定出台《中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培育与建设管理办法》、《中南大学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设置与管理办法》,开展医工交叉、理工交叉、工管交叉、医文交叉,加强新型交叉平台与学位点建设,通过跨学科招生、双导师等制度鼓励学科建立开放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创新源动力。

3. 全面支持教学改革及教学资源建设。20212022年共支持16个计算机学科相关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2022年共计支持课程思政专项20个,其中省级1项;支持计算机学院专业学院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专业教材建设16项,实践教育基地14个;后续将进一步加大相关支持力度, 2022年中南大学贷款储备项目中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作为重点领域人才储备项目,在学院提出方案的基础上,本科生院多次请专家反复论证、提出修改建议,并将确定方案报校务会和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4. 加大学科交叉类研究教改支持力度。支持、鼓励围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开展教改项目,重点项目优先立项支持,已立项《双一流背景下材料学与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等3项省级教改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多学科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等5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提高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5. “一流学科尖峰计划”助力学科建设。学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都要有作为”的原则,实施“一流学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其中,“一流学科尖峰计划”入选的为学校建设的一流建设学科(群),通过重中之重的支持,加快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在世界上具有卓越影响力、对学科体系带动作用显著的高峰学科。按照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做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主要支撑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尖峰计划”,学校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学科建设。在近期实施的“中南大学重大科研与智慧教育平台升级项目”中,从重大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智慧教学与标准化实验系统、实习实训智慧系统三个子项目,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以及大数据研究院进行全方位支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学科建设实力水平提升。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分类分类建设,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集成攻关,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6. 学院提出希望增加两名实验员编制,有待进一步与人事处沟通解决。

 

提案编号15192022

 名:关于落实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点招生指标的建议

提案人:    (自动化学院15874291196

附议人:王雅琳  (自动化学院)

    阳春华  (自动化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2021年,本人“关于成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点的建议”的提案,由研究生院负责办理,学校组织自动化学院及相关学院召开了研讨会,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新增该学位点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增该学位点的论证报告和简况表等材料,并顺利完成了同行专家论证、校内公示及审批等流程。

(二)主要建议

目前,该学位点的新增申报材料已报送国务院学位办,预计于2022年获批,2023年可招收培养研究生。

建议学校对标其他具有“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点”的双一流高校,落实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三)主要理由

通过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点进行建设,可以进一步聚焦学科方向前沿,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水平,促进中南大学学科交叉融合,催生学科新增长点,更好地服务于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二、承办单位:研究生院

三、答复内容

人工智能专业已列入2023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进行招生。经研究,已安排专项支持计划。

 

提案编号16352022

 名:关于修订《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和改进相关工作流程的建议

提案人:    (湘雅药学院82650369

附议人:刘昭前  (湘雅药学院)

    丁劲松  (湘雅药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国家历来重视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我校发布了《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中大科字[2020]11号),但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在我校实际上没有统计进入教师的进校科研经费,在实际工作中如“三定一聘”工作、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绩效、评奖评优等对落实鼓励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打折扣,弱化了学校政策的导向作用,影响到了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因此,建议修订《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和改进相关工作流程。(详见附件)

(二)主要建议

1.修订《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1)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为科研进校经费,并修订学校其他部门相关制度。

2)修订直接成本定义。将前期研发成本、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费用纳入直接成本。

3.增加条款明确净货币收益扣减直接成本的流程和方法,明确扣减的直接成本仅作为科研经费使用,不能用于个人分配。

2.完善计财处的工作制度

将个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账户和(或)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基金账户纳入科研经费统计范畴。

3.修订计财处的相关记账制度

使个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账户和(或)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基金账户的记账方式与纵(横)向科研账户的记账方式一致。

(三)主要理由

1.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国家推出了重奖的举措。

2.我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个人分配,而是作为再研究的科研经费。

3.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研部按科研进校经费统计,计财处按其他收入统计,而学校科研经费认定根据计财处确定,导致学校未收录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信息。

4.目前计财处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数额的建账方式与学校不同,经费数目有出入。

5.目前计财处未按照文件规定计算学校提成数额,文件中也未明确扣减直接成本后的费用如何处理。另外,文件规定扣减的直接成本范围太窄,未纳入前期研发成本、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费用。

二、承办单位:科学研究部、计划财务处

三、答复内容

科研部接到该提案办理任务后,与计划财务处进行了沟通并明确了处理意见,同时将办理情况及意见与提案人进行了电话沟通,2022121日,科研部及计财处相关人员与提案人举行提案办理专题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科研部及计财处就提案人提出的问题向提案人进行了说明和解释,提出的相关意见如下:

12019年以来,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列入学校其他收入栏目,但学校一直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视为进校科研经费,并将其纳入进校科研经费统计范围。今年11月份起,所有成果转化项目收益拨款均在新启用的科研管理及大数据服务平台进行,二级学院可以在平台直接查看各教师成果转化进校经费。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教技厅函〔2017139号),成果转化直接成本指的是完成本次成果转化交易发生的直接成本,一般包括科技成果评估评价费、拍卖佣金等第三方服务费以及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税金等。前期研发成本、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费用等目前不在直接成本范围。

3)计财处的相关记账制度,是严格按照国家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执行的。

4)科研部在后续修订《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时,将进一步明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作为进校科研经费的表述,以及扣减直接成本的流程和方法。

提案人对科研部和计财处的处理意见表示同意。

 

提案编号17152022

 名:关于学院增设教师课外辅导答疑机制和空间的建议

提案人:蒋直平  (学生工作部0731-88876681

附议人:张步新  (机关党委)

    刘正宗  (校团委)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国强在出席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时回答青年学生提问时说,中国大学校园的硬件不差了,哪一所大学都有500亩地,那么多大楼,差的是软件与师资,在他读书的时候,教授是兢兢业业的,学生可以到老师家里吃饭,老师家里有成年女儿的话,可以介绍给你做女朋友,师生之间互动是没有隔阂的。我们现在大学里教授、副教授很多,一个“砖头”下去都是教授,可师生互动远远不如以前了。“只有不功利,不浮躁的老师,才能造就出一个大学好的文化,才能造就我们下一代不功利,不浮躁。”陈国强院士说,大学师生之间要互动,主动交流与沟通;老师要少些功利、浮躁,真正把自己的创新实践带动人才培养。——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二)主要建议

1.各学院可充分利用所属楼栋公共空间,建设集价值引领、师生互动、心理辅导、学风涵养、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思政场域。

2.出台有关课外辅导答疑实施办法,制度化鼓励授课教师走下课堂,走近学生,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有老师相伴,从而推动师生互动成长。由学院统筹安排分配,可以给每个教师增加10%的工作量,专门用于课外辅导,包括课后答疑、毕业设计指导、创意探讨、科研交流等。

牵头承办单位:本科生院。

(三)主要理由

课外辅导答疑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以本为本”、优化院风学风、启迪学生智慧、夯实专业知识、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情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南要闻中“【致敬中南良师】康松林:十四年,雷打不动的‘周末指导’”一文,深度报道了计算机学院基础教学中心的康松林老师十四年如一日,自创“周末答疑模式”,灵活考勤,打消学生顾虑,每周六上午,到固定教室给学生指导答疑,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和推崇。

目前,机电院和粉冶院在所属楼栋很好的利用了公共空间,修建了实践资源公共场所,专门用于师生互动。机电院还出台了《机电工程学院教师课外辅导答疑实施办法(试行)》,要求授课教师除完成课内教学外,需在学院“书香中南·文润机电”育人基地为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该办法执行一学期以来,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建议在全校各学院推广。

二、承办单位:本科生院、后勤保障部、房产管理处

三、答复内容

本提案说理充分,资料翔实,康松林老师十多年用休息时间,坚持定点课外答疑;机电工程学院和粉末冶金研究院利用办公楼公共空间,搭建育人基地,他们“育人为本,主动作为”值得本科生院教学运行管理办、各学生培养单位和开课教师学习、借鉴。

针对“各学院可充分利用所属楼栋公共空间,建设集价值引领、师生互动、心理辅导、学风涵养、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思政场域。”的建议,合理,可行,采纳。

本科生院、后勤保障部、房产管理处将协调相关部门推动二级学院建设集价值引领、师生互动、心理辅导、学风涵养、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思政场域。

针对“出台有关课外辅导答疑实施办法,制度化鼓励授课教师走下课堂,走近学生,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有老师相伴,从而推动师生互动成长。由学院统筹安排分配,可以给每个教师增加10%的工作量,专门用于课外辅导,包括课后答疑、毕业设计指导、创意探讨、科研交流等。”的建议,需要进一步调研。

原因如下:

1)课外答疑是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份内工作,本科教务管理系统中支持教师角色查询指定时段的空闲教室,任课老师、教务员、辅导员可以根据答疑需要,网上申请,本科生院管理员一定会大力支持、尽快批准。

2)本科生院推荐利用我校信息与网络中心牵头建设的“可视化教学平台”,既可以完成线上教学,也能在线上进行答疑。

3)本科生院将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系统,督促各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完善开课信息,在原教学安排基础上,补充:成绩记载方式(分数方式,五级制,两档制);过程成绩/末考成绩所占比例(指分数方式);推荐教材;课堂联系方式(网址,QQ,微信,电话);课外答疑安排等等,进一步畅通学生与老师,培养单位与老师的沟通渠道。

4)由于各个学院情况不同,开设的课程不同,运行育人基地,组织答疑学生和任课教师参与的工作量由学院统筹安排分配比较合理。提案所建议的答疑教师“每个教师增加10%的工作量”需要分析,课外答疑是任课教师的正常工作,且每个教师的工作量基数不同,按比例增加可能会挫伤工作量少的教师的积极性。

 

提案编号18122022

 名:关于优化“三定一聘”实施细则的建议

提案人:晏选军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3187035054

附议人:侯先绒  (外国语学院)

        (建筑与艺术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20217月校党委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南大学教职工岗位聘用管理办法(试行)》,对教职工岗位聘用工作进行规范。其中,《教师岗位分类聘用上岗基本条件和任务指导意见(试行)》,引发了教职工的热切关注和讨论。提案人和附议人征集部分人文学科一线教师对《指导意见》的具体意见,并吸收了本次教代会代表分组讨论时的意见或建议,撰写本提案,希望有助于加强“三定一聘”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主要建议

1.教学科研岗基本任务业绩点计算标准,建议将文科的进校经费4万元计算为1分,降低为2万元计算为1分;

2.教学科研岗上岗基本任务业绩点要求,对文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年均科研绩点要求偏高,建议降低进校经费2分的要求或者不以进校经费作为必要指标;

3.《指导意见》指出“聘任在教学为主岗的教师才能参加教学为主系列教师职称评定”,建议教学为主岗和教学科研岗考核时可以分别予以考核,但在职称评定时可以打通。

4.人文社科或基础研究类学科聘期考核期可适当延长,更符合研究规律,有助于让学者沉下心来安下心来做研究。

(三)主要理由

1.文科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资助经费远低于自科课题。以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为例,一般规划项目资助经费为2万元。且各级文科课题的申报立项率也普遍低于自科课题,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率约为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率约为25%,故相对立项难度较大。

2.文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金项目,一般性的基础研究时长约为35年,而资助经费有限,对年均绩点中进校经费的考核,不仅事实上难以完成,且易于滋生急功近利思想或焦虑心态,实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据调研,不少兄弟985院校对基础学科的考察周期都是五年左右。

3.教学与科研均为高校的主要职能,教师参加职称评定时,对这两个领域做出的成绩均予承认,有助于激发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科学研究部、本科生院

三、答复内容

1. 接受第1条、第2条建议:在十余个学院进行了专项调研座谈,拟定了关于“绩点有条件转换”“调低文科经费折算标准”等相关条款;

2. 学校按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于2021年出台《中南大学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细则》(中大人字〔202141号),破除“五唯”及论文“SCI至上”倾向,聚焦教师角色和职能,分类分层次分学科制定教师职称申报的代表性成果要求,教师可以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一方面的突出成果作为自己参评职称的代表性成果,对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一方面的成就均予以认可,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3. 因为原文件中有“基础前沿研究岗位”的设置,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第一个聘期不按纯粹的业绩点考核,因此第4条建议不采纳。

 

提案编号19132022

 名:关于优化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实施细则的建议

提案人:刘雪梅  (建筑与艺术学院 15211131361

附议人:李丽君  (外国语学院)

    晏选军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1.目前教学为主岗高级职称评定指标少、竞争激烈、晋升难。全校聘为教学为主岗的教师比较多,公共基础课占比大的学院更是如此,教学为主岗职称作为一个职称常态化评定系列,指标太少,会挫伤教学为主岗系列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2.关于学校职称评审办法中,教学科研岗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中,有一条是“获得一次以上的教学质量优秀奖”。这一条可以改进。

3.建艺院的音乐、舞蹈、美术、设计专业的职称条件参照人文社科类申报条件,这一条可以优化。

4.学校教职工岗位聘用系列文件中关于“教学为主岗主要设置在以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公共数理化生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课程(由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认定)为主的学院”。这一条不符合客观现实。

(二)主要建议

教学为主岗

1.增加教学为主岗正副高职称评审指标,必要时也可下到二级学院;

教学科研岗

1.取消教学科研岗职称评审办法中教学质量优秀奖的硬性要求。

2.对“3+3非升即走”的新进教师不用教学质量优秀奖作为职称评定限制条件。

3.建艺院的音乐、舞蹈、美术、设计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审条件应该参照体育专业。

4. 在学校教职工岗位聘用中,应该给予各二级学院一定的教学岗位指标。

(三)主要理由

教学为主岗

1.学校职称评审实施细则取消了教学为主岗申请人的年龄限制,申报人数将大幅增加,增加晋升指标势在必行。必要时指标可下到二级学院。

教学科研岗

1.按照现有教学质量优秀奖评价办法,只有10%左右的名额能获奖;之中能够给予需要晋升职称的人的比例极小。

2.按照现行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的得分不能居后,问题是,最需要晋升职称的年轻老师,教学经验往往不能获得较好评分。这就断绝了年轻老师(特别是3+3的新进教师)晋升职称的路径,会在根本上损害我校人才储备资源。

3.建艺院的音乐、舞蹈、美术、设计专业教师,从事的是技法型研究,不是理论型研究,其职称条件应该参照体育专业。

4.关于是不是“教学为主”岗,不能以是否“担任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为唯一标准,应该还要参考其年均工作量及成果。这可能会使得有的教师本来应该报教学科研岗的争取多上课,而报教学为主岗,与学校、学院的导向会有冲突。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

三、答复内容

1.1条建议不合理:目前各序列高级职称比例已经突破教育部所下达的比例数。

2.关于增加教学为为主岗高级职称指标的建议。根据《中南大学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细则》(中大人字〔202141号)的有关规定,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岗、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含专职科研岗)四类,教师根据自身岗位类型申报相应岗位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教学为主岗职称和教学科研岗职称评审程序相同,评审指标均下达至二级单位。2022年职称评审工作启动后,岗位聘用工作未结束、教师岗位类型未确定,所有教师按教学科研岗或科研为主岗申报高一级职称。教学为主类高级职称继续按原有绿色通道方式参评,教学为主绿色通道是为了鼓励教学年资长、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研究成果稍少的老师专门开设的,不是教学为主岗教师晋升的主要通道。评审指标均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双一流”建设、队伍职称结构现状和职称总体控制目标,按照一定结构比例确定。关于“获得一次以上的教学质量优秀奖”。2022年上半年二级单位结合学科特点自主设置不低于学校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职务具体申报条件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同质等效”原则设置可以体现教学质量要求、替代(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的申报条件,不再唯一要求“获得一次以上的教学质量优秀奖”。

3.关于建艺院职称申报条件。2022年上半年已经跟建艺院进行了充分沟通,增加了艺术学科特色申报条件。

4.接受第4条建议:教学为主岗主要设置在公共课基础课程的学院,其他学院和学科也会适量设置。

 

提案编号20282022

 名:关于关于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段泽球  (数学与统计学院)

附议人:    (化学化工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二级学院层面普遍存在行政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二级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划分越来越细,给二级学院的日常工作越来越繁重琐碎,导致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疲于应对各部门交付的任务,工作完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主要建议

1.建议学校人事处要对各二级单位行政管理人员情况进行摸底并做合理规划统筹,对于不满编制数的学院要加快进人步伐以补充力量。同时建议对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编制数的规划要结合学校工作任务的多少及繁重进行科学考量,而不是把更多的指标放在职能机关部门。

2.建议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让他们看到前途,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到基层来。同时建议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及业务素质方面的培训学习。

3.对于目前因指标内人员不足而聘请非事业编人员充实行政管理队伍的学院,学校应给予相关学院需要支付的薪酬,以减轻二级学院的经费压力。

(三)主要理由

该建议合法合规且可行,关键是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人事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可以到其他双一流高校学习调研,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定岗定编定额及职业发展模式。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

三、答复内容

1.接受第1条:已完成管理人员摸底调研,形成了《中南大学管理人员队伍现状与建设的报告》,将会进一步优化管理人员年龄结构。

2.接受第2条:组织青年管理人员培训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及业务素质方面的培训学习。

3. 二级学院根据实际统筹规划经费使用及预算,依照《中南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中大人字〔201568号)文件,在辅助性、临时性和可替代性的部分岗位上,使用自筹经费聘用非事业编制人员。同时,依法依规,有效规避劳动用工风险,学校仅能在合理用工范围内予以统筹。

 

提案编号21092022

 名:关于加强教师信息数据整合,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的建议

提案人:张彦春   (土木工程学院  18684715186

附议人:何旭辉   (土木工程学院)

    贺志军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关于教师教学、科研、论文、人事等信息分布在教务系统、科学研究与发展信息平台、人事系统等处,缺乏有效的整合,大大降低了信息利用效率,如教师在填写年终考核表时,教师当年的教学信息和科研、论文等成果无法直接导入人事系统,需教师手工输入;二级学院、系所在进行学科评估、专业评估等需要统计教师各类成果时,仍需教师填表统计,不仅增加教师工作量,还容易造成信息遗漏。因此,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急需统筹各信息平台,实现教师各类信息数据的整合和快速提取。

(二)主要建议

1.在各系统平台建立接口,实现在人事系统中自动导入教学、科研、论文等成果信息。

2.强化系统功能,实现个人所有成果整合、导出,实现按成果类别、按系所等多种方式汇总及导出。

(三)主要理由

目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迅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网络强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目前的技术水平实现我校各系统信息数据整合应无障碍,可能由于各系统开发时间、开发主体不同无法实现数据整合和共享,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技术和管理方面针对性解决,实现信息资源归类整合、共建共享。

二、承办单位:学校办公室、信息与网络中心、人事处、本科生院、科学研究部

三、答复内容

提案建议与学校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非常契合。已与提案人张彦春代表电话沟通,了解提案的详细需求。现就提案回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相关工作

1)学校高度重视数据整合和数据利用工作。《中南大学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的“五个一”工程中,“数据业务一体化”工程将对学校信息系统建设、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和整合。制订了《中南大学校务数据管理办法》《中南大学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管理要求:业务部门信息系统要提供高质量的数据给学校。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从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获取已有数据,不得向师生重复采集数据。已经建成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有数据资源目录176条,支撑着30个部门的60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2022年新增数据资源目录53条,数据交换量达120余亿条。

2)启动了教师“一张表工程”建设,以学院为单位开展试点示范建设。一张表平台汇聚科研、人事、财务、教学等各业务口的共享数据、学院自有数据及教师自填数据,形成了教师个人数据中心,能对教师数据进行全面展示,使教师心中有“数”。目前已经完成一张表软件平台建设,集成了教职工基本信息、本科生教师课时明细、导师指导研究生、科研项目、科研进校经费等30余项共享数据。在计算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法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湘雅公共管理学院等等13个学院进行试点,其中计算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通过一张表平台线上完成了学院教师2021年度年终业绩考核、岗位聘任申报工作。教师业绩管理新模式在各学院持续推广。

32022年学校人事处、本科生院、科研部、研究生院等二级单位遵循学校数据建设的整体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人事综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学校数据平台获取教师的教学、论文等数据形成教职个人年度考核填报。本科生院通过数据平台新增发布了教研教改、教学成果、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优秀奖等23条数据资源,学科办新增发布了教师学科归属信息、ESI论文认领信息、学科代码信息,研究生院新增发布了优博优硕论文信息。科研部新的科研管理系统按照学校数据建设要求开展建设,新系统20229月份已投入运行,数据治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数据建设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协同合作、持续推进数据治理和管理工作。下一步学校将加快完善科研、教务、财务、人事等业务系统建设并加强数据治理。信息与网络中心以“一张表”工程为主要抓手,一方面进一步汇总整合教师信息数据,增加教师个人数据的全量导出、分组导出等功能满足教师各类数据信息快速提取的需求;另一方面持续做好试点学院“一张表”工程建设,在数据集中管理、业绩考核、统计分析等多方面与试点学院展开合作共建,以提升学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减少重复填报。

 

提案编号22142022

 名:关于各校区老旧教学设施提质、升级改造的建议

提案人:许砚梅  (建筑与艺术学院,13319581955

附议人:陈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1.校本部、铁道校区、湘雅校区、新校区等校区需要排查,除本科教学公共教室以外的、各专业教室的教学设备,教室内部窗户、地板等环境的提质改造。具体调研情况:

⑴铁道校区创业南楼。(详见附件一)

一楼每年被水淹的事实整改方案;

建筑、城乡规划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室的门窗、地板的修理;专业教室中桌椅损坏严重,部分已经达到报废标准,有学生自己购买桌椅上课,影响非常不好,对学校声誉有损。

创业南楼电力、网络改造。各个专业教室的插座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用电脑的需求;没有稳定的网络,影响学生查找资料;严冬酷暑的建筑、城规专教均没有空调电力专线。

创业南楼1-4楼卫生间蹲位不出水、地面、墙面漏水渗透的整改。

⑵新校区(外语楼、艺术楼、新校区室外等)

外语楼南北楼卫生间的提质改造。外语楼承担了全校本科生的全部公共外语教学,学生流量大,等同于ABCD座,公共设施加速老化,故障率和报修率居高不下。自从2009年启用以来,外语楼的卫生间一直存在冲水压力小,个别地方天花吊顶脱落、蹲位门变形无法关上等问题。经常报零修,一直没有解决到位。学生老师意见大,也严重影响学校形象(一楼是每年高考综合面试场所)。

艺术楼的顶面、外墙防水。艺术楼专业教室内教学设施的更新;桌椅更新;通风设施的重建;卫生间蹲位不出水,洗手盆不出水、电梯设备等风险排查。(详见附件二)

新校区A\B\C\D栋室外地面破损严重,路灯不亮(有的十字路口没有路灯);体育馆——D座的行道树周边的环境整治。学生上课自行车停放管理;教师上课停车难;人行道不通畅等诸多环境问题的整治。(详见附件三)

2.校本部、铁道校区、湘雅校区、新校区等校区食堂防疫场所中打菜窗口的卫生管理,各个校区打菜窗口中的菜直接在师生员工的唾液下交接。口水直接垂落在所有的菜品上。(详见附件四)

(二)主要建议

1.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专门针对以上(1)和(2)提到了修缮、改造问题申请打包经费处理。以上项目均设计到教学场所,建议利用暑假期间进行施工处理。

2.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对以上第2条提出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加强风险防控意识,积极采取整改措施,真正把广大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疫情当前,刻不容缓,希望立即处理到位。

(三)主要理由

1.教学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一切从保障教学安全无事故出发,要抓紧时间整改到位。

2.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也影响学校声誉。

3.教学配套服务跟不上,没有体现解决广大师生的急难愁盼,严重拉低学校的管理水平。

二、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基建处、保卫处、本科生院

三、答复内容

学校后勤保障部、基建处等有关负责人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先后与提案人进行沟通协调,现就提案回复如下:

1.关于“铁道校区创业南楼”的回复:20224月,为了查明铁道校区创业南楼一楼被水淹的原因,后勤保障部组织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多次现场勘查,现已查明原因为:铁道校区创业南楼室外一根管径为DN300排水管接驳至铁道校区梧桐路西侧拐向北300米,再向西拐沿世纪楼北侧横穿铁道校区老新两个运动场接驳芙蓉路市政主排水管,该排水管总长度约1500米,其排水路径复杂和管径小是导致铁道校区创业南楼一楼每年被水淹的根本原因。

经后勤保障部、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论证,须将本段DN300的排水管改造为DN800的排水管才能彻底解决创业南楼暴雨积水的问题,因本工程将涉及到校内道路破除、运动场地开挖以及市政排水管网接驳口升级建设等内容,具有协调多部门难度大的特点,初步估算本工程预算约300多万元。学校一直在申报中央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用于铁道校区地下管网改造和维修,如申报成功,将利用该资金对创业南楼室外至体育场西头的地下管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鉴于创业南楼暴雨积水的实际情况,后勤保障部利用新老校区维修专项经费,于20227月对该区域的排水管道进行了疏通和局部改造,以及地面道路散水功能进行了优化,一年来,该区域暂未发生排水不畅的情况。

关于创业南楼部分房间没有空调电力专线的问题,后勤保障部已于20231月对铁道校区创业南楼空调线路进行了电力增容改造。

2.关于“新校区外语楼南北楼卫生间的提质改造”的回复:2022年暑假,后勤保障部对外语楼一楼东向和网络楼六楼西向卫生间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利用新老校区维修专项资金对外语楼卫生间冲水压力小、天花吊顶脱落、蹲位门变形无法关上等问题进行了维修,缓解的问题,显著改善了外语楼厕所使用功能。2023年,学校将继续争取资金对新校区外语楼南北楼卫生间进行整体提质改造。

3.关于“艺术楼顶面、外墙防水”的回复:2022年,学校已投入20余万元对艺术楼部分屋面和内、外墙进行局部维修,解决了屋顶大面积漏水的问题和急需处理的安全隐患。2023年,学校将利用2023年中央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继续对艺术楼的屋面和内外墙整体维修。

4.关于“新校区A\B\C\D栋室外地面破损严重,路灯不亮”的回复:2022年暑假,学校对新校区A\B\C\D栋室外破损路面和路灯进行了局部维修,改善了该区域周边环境。2023年,学校将利用2023年中央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对该区域道路继续进行提质改造。

 

提案编号23412022

 名:关于加快建设新校区食堂的建议

提案人:龚艳萍  (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附议人:    (法学院)

        杨雪宾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新校区自建成以来。一直在中南大学师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新校区目前的职能组要集中于日常教学,食堂设置难以满足师生日常需求。

目前,师生在新校区用餐时,购买食物的途径主要有:

1.B座教学楼底下的食堂就餐;

2.于育邦超市购买速食食品;

3.于盒饭供应点购买盒饭;

4.于新开发的中南讲堂之下的商铺购买食物。

但是,用于就餐的区域只有B座教学楼负一层的食堂与新建的中南讲堂之下的用餐区域,明显无法满足师生日常用餐需求。因此,建议学校加快新校区食堂的完善与建设:

1.改善食堂就餐环境,增加几餐位置,统一价格标准;

2.增加盒饭供应点的菜式与供应量,注重质量安全检测;

3.加快建设新校区专门食堂,以满足师生需求。

(二)主要建议

核心思路:食堂建设的关键在于回应师生诉求,从师生用餐的需求出发,改善就餐环境、增加食物供应,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

建议:

1.改善现有食堂就餐环境,改善采光,及时进行食堂桌椅的检修,加强地面清洁;

2.增加新校区现有食堂的菜式与供应量,延长饭菜供应时间;

3.加快推进新校区专门食堂的建设和投入使用。

后勤保障部重点把关:

1.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

2.食品价格的统一与调控

3.食堂环境的清洁与改善

(三)主要意见

根据师生日常的反馈意见,针对新校区用餐情况的主要意见有:

1.就餐环境较差,用餐位置明显不足。

1)位于B座教学楼负一层的用餐区域,光线昏暗,人流量大时拥挤不堪,雨天时地面湿滑,用餐体验较差;

2)位于中南讲堂之下的用餐区域,商铺较多但用餐位置设置较少,用餐高峰期时难以满足师生需求。

2.菜式与供应量不足,价格偏高。

1B座教学楼负一层的食堂菜式较少且供应量较少,容易导致就餐人流集中;

2)超市出售的多为速食食品,营养健康难以保证,且价格偏高;

3)中南讲堂之下的商铺较多但品类集中,且价格较高。

二、承办单位:基建处、后勤保障部、计划财务处

三、答复内容

1.基建处已完成新校区综合餐饮大楼项目在教育部的立项工作。2022年完成了项目设计工作;目前正在按照学校相关制度和程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已完成项目施工招标。

2.后勤保障部在教学楼B栋及C栋下面设置了配送餐厅,其中C栋餐厅内还专门设置了教工餐厅(仅供教工就餐使用),另外在图书馆、物理楼、BC栋中间等符合条件的地点设置了盒饭供应点。在新餐饮楼建成之前,后勤保障部将根据新校区的实际情况,考察适合的地点增开盒饭供应点;对现有配送餐厅进行必要的硬件改善,如灯光等;增加中南讲堂供餐区域的就餐位;严格审核饭菜价格和质量。

 

提案编号24302022

 名:关于加强关于校园综合治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罗永忠  (化学化工学院18673170001

附议人:段泽球  (数学与统计学院)

        李登伶  (物理与电子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而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加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提升光大师师生的幸福感满意度,学校应扎实做好校园内综合治理工作。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目前的地位排名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新校区的交通问题、自行车电动车杂乱无序问题、教学楼和实验楼内的厕所问题、楼栋普遍存在的漏水问题、公共区域垃圾堆放杂乱问题等等,堪称顽疾,持续多年都未能得到解决。

(二)主要建议

1.新校区数理化三栋大楼前自行车、电动车停放秩序杂乱,严重影响师生出行且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在数理楼前荒地建设建议自行车电动车区域,规范停车,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新校区的交通亟待改善,学生上课步行骑行的人数众多,雨天出行更加困难。建议沿玉带河旁边建设校园文化风雨长廊,实行人车分流,一方面可以展示学校风采,一方面也方便学生步行,减少骑行的数量,减少安全风险。

3.新校区楼栋内厕所异味严重,公共区域垃圾堆放杂乱,严重影响校园形象,希望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

4.加强对校园内流浪犬的管理。

5.加强对校园内破损道路的及时修缮。

6.建议增加建设校内新能源车充电桩的建设。

7.新校区教学楼侧门没有灯,且墙壁掉灰,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换成声控灯方便师生,并及时修缮受损墙体。

8.新校区数理化三栋大楼前停车坪建议安装顶棚,方便师生酷暑天停车。

9.新校区教学楼、数理化楼栋均存在墙体漏水问题,但迟迟得不到解决,老师教学科研受到影响,希望学校集中力量治理维护。

10.建议将新校区教师休息室的水龙头都检查维修一次。

11.建议新校区D座教室安装空调。

12.教学楼内的教学设备应配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以方便老师们使用。

(三)主要理由

建议学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集中整治,对于属于能立行立改的项目要尽快落实到位,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对于需要建设的项目建议学校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回复通报,以平息师生们更多的不满和吐槽。

二、承办单位:保卫处、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部、基建处

三、答复内容

1.保卫处已安排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巡逻巡查,规范自行车电动车摆放,高峰时期根据情况由学工部聘请了勤工助学学生引导车辆摆放。保卫处每学期末组织对各校区废弃车辆进行集中清理。后续将根据预算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增加停车引导指示牌。

3.后勤保障部安排物业监管员和新校区物业外包公司对此情况进行核查。新校区楼栋内厕所异味严重,已要求物业保洁部门加强厕所清洁除味频次;公区垃圾清理频次也将会视垃圾的堆放情况酌情增加。

4.保卫处将进一步加强对新校区大门门卫值班人员和楼栋值班人员的管理,要求值班人员对携带犬只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劝阻。进一步加强日常巡逻巡查,对未佩带犬牌且无人牵领的户外犬只进行驱赶。

10.后勤保障部安排物业监管员和新校区物业外包公司对此情况进行核查。据物业外包公司反馈,物业工程部对新校区教师休息室的水龙头均进行过日常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但由于水龙头使用频率较高,故有的问题未能在日常检查时显现,需要接到报修之后再行处理。物业外包公司已于寒假期间统一对水龙头进行检修,确保开学后的正常使用。

 

提案编号25402022

 名:关于建设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动车充电站的建议

提案人:孙志强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13787264196

附议人:彭春丽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电动车一直是许多学生出行的交通工具,随着气温逐渐上升,校区内电动车数量急剧增多,随之而来的电动车充电问题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应学校要求,不允许将电瓶提至室内充电,而我院附近暂时没有电动车充电站,为规范校内电动车充电,进一步杜绝学生或职工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现象,特申请建设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动车充电站。

(二)主要建议

主要措施为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前坪,靠近校本部游泳池的墙前建设一排电动车充电桩。充电站长约20米,每个充电桩间隔0.8米,建设约26个电动车充电桩。

牵头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参与办理部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办理时限:至20227月建设完毕。

(三)主要理由

根据校保卫部20211222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私自从楼内乱拉乱接线路和安装插座到楼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且需有序停放在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或指定地点,但在我院一再明确管理规定与执行惩罚措施的前提下,仍然有少数师生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规范校内电动自行车管理,维护校园道路交通秩序,预防校园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建设学院电动车充电站迫在眉睫。

二、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保卫处

三、答复内容

学校对提案高度重视,提案办理承办部门负责人与提案人孙志强老师(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共同踏勘现场,同时对近几年校本部已建成的电动车充电桩分布情况、使用状况和后期维护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经现场研讨一致认为,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周边区域设置电动车充电桩将影响学院周边道路环境以及师生的日常出行,不宜在该区域设置电动车充电桩,建议院方积极倡导学院师生电动车前往附近的电动车充电桩充电。

 

提案编号26222022

 名:关于优化新校区交通出行保障全校师生安全的建议

提案人:孙平贺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13975866696

附议人:胡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崔益安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1.随着新校区毓秀楼、金贵楼、地科楼等的投入使用,使新校区成为广大师生日常办公、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之一,特别是毓秀楼的学生人流增长显著。而大部分师生的生活区(住宿、用餐)在南校区和本部,迫使广大师生优先选择汽车、电动车往返新校区与其它校区之间,极大增加了校内交通负荷,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学校在新校区同岳麓区丰顺路已经开设了刷卡式人行通道(南门),且运行情况良好,为新校区出行管理提供了示范管理模式。

(二)主要建议

建议在新校区东北角(靠近学校正大门一侧)增设人行通道,采用刷卡方式进出校园,在保障师生出行安全和便利的同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主要理由

1.学校已经在新校区同岳麓区丰顺路开设了刷卡式人行通道(南门),且运行情况良好,为本提案的实施提供了示范模式;

2.当前出入新校区毓秀楼、金贵楼、地科楼等场所的师生多采用机动车、电动车的方式,造成新校区停车、驾车不规范行为增多,不仅影响校园环境面貌,更威胁师生日常出行安全,通过本提案的实施,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校园出行环境;

3.通过广泛调研,本提案符合广大师生的真实意愿,有助于提升学校在校园治理能力方面的群众影响力;

4.本提案符合市区两级和学校相关出行规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承办单位:保卫处、后勤保障部

三、答复内容

目前,保卫处已按照提案要求,在新校区东北角增设人行通道,并安装门禁刷卡系统,以供师生通行。

 

提案编号27182022

 名:关于校本部升华后楼电梯更新及供电间改造升级的建议

提案人:阳春华  (自动化学院13975894807

附议人:蒋朝辉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升华楼后栋是多个学院师生的科研工作场所,装有两台电梯,但由于电梯使用年限长,配件老化,故障频发,影响正常使用,且经常发生老师学生被困电梯的危险状况,严重影响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是升华楼后栋的重大安全隐患;此外现有两台电梯的使用年限超过二十年,很多配件已经停止生产,造成每次维修时间长达一个星期左右,严重影响师生的出行。鉴于上述原因,特建议为升华楼后栋更换新电梯。此外,升华楼后栋的供电间建设年限已久,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用电高峰期有停电跳闸等情况发生,已无法满足安全用电需求,建议扩容改造升级。

(二)主要建议

1.由后勤部门牵头,首先及时对升华后楼的两个电梯进行维修,然后对升华后楼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考虑电梯太老,部分零件不易采购,建议直接采购安装两个新的电梯来替代旧的电梯;

2.由后勤能源管理中心牵头,调研升华后楼不同学院不同实验室用电情况(用电电流、功率、时间等),对升华后楼供电间的现有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结合升华后楼实验室的用电需求,同时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对升华后楼供电间进行升级改造,保证用电安全。

(三)主要理由

升华后楼电梯运行年限已久,部分配件已停产不易采购,经常处于故障状态,造成师生被困电梯,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影响学校声誉。因此,建议直接换新电梯。

升华后楼供电间设备老化,容量受限,当大电流大功率设备运行时,或者用电高峰期,易引发停电跳闸,甚至引发火灾,造成巨大损失和人员伤害,影响学校声誉。因此,建议对升华后楼供电间进行升级改造。

二、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基建处

三、答复内容

学校通过对校内各公共楼栋电梯使用年限、使用情况和故障情况等进行全面调研后,进行了初步评估及排序,逐年实现老旧电梯更新换代。校本部图书馆1号、湘雅新校区图书馆1号等4台电梯目前已入库国拨资金维修项目,2023年拟对升华后楼等电梯进行国拨资金申报,待国拨资金申请入库成功后即可对升华后楼电梯进行更新换代。在此之前,学校将加强对电梯的维保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电梯正常使用。

经过现场查勘,升华后楼配电间现有供电容量满足更换电梯及当前教学科研的需要。考虑到有部分学院实验室后续可能增加实验设备,学校水电管理部门已与相关学院联系,对可能增加的设备及电力需求做进一步调研评估,预计2023年上学期开学后完成。

 

提案编号28012022

 名:关于加强图书馆等建筑无障碍通道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肖瑞泉  (图书馆13974871582

附议人:张朝晖  (档案馆)

           (图书馆)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加强学校无障碍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食堂等主要公共建筑的无障碍通道建设。目前学校还有许多重要的公共建筑没有无障碍通道,或无障碍通道不合理无法使用,如新校区图书馆、铁道、本部图书馆,铁道食堂,还有一些其它重要的建筑也存在此类问题。

(二)主要建议

由后勤部牵头,对全校的主要公共建筑进行调研,列出问题清单,依据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有序改造,体现学校对残疾人的关心、关注。

(三)主要理由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环境和便利化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二、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基建处、计划财务处

三、答复内容

学校对提案高度重视,20224月,提案办理承办部门负责人与提案人肖瑞泉老师(图书馆副馆长)取得联系,同时,与铁道校区管理委员会杨彦主任进行了沟通,充分讨论了公共建筑无障碍通道建设事宜。现就提案回复如下:

1.2022年暑假期间,后勤保障部利用新老校区维修专项经费完成铁道校区图书馆无障碍通道建设。

2.根据各个校区公共建筑无障碍通道建设调查情况,学校后勤保障部和基建处将论证继续建设方案,争取于2023年利用学校维修资金完成新校区图书馆、校本部图书馆、铁道校区食堂等公共建筑的无障碍通道建设。

 

提案编号29022022

 名:关于将校本部体育馆划拨给普教管理服务中心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汪瑞芳  (普教管理服务中心13973153282

附议人:孙建明  (第一附属小学)

            (图书馆)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第一附属中学现有教学班级23个,学生人数926人,教职工89人。学校有教学楼、实验楼各一栋(含教室23间,功能室7间),室外篮球场5个,室外羽毛球场2块。第一附属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级,学生665人,教职工46人,另有教学楼1栋(教室18间,功能室5间),礼堂1个(含羽毛球场2块),180米塑胶跑道1个,室外篮球场1个。

对照《长沙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长教发〔20168号),目前两校教学配套设施薄弱,体育场地设置远未达标。特别是无室内体育馆,功能教室不足,极大制约了教学活动特别是体育教学的开展,严重影响办学条件提升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附属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后,学生家长对此怨言颇多。(具体见附页)

(二)主要建议

将校本部体育馆划拨给普教管理服务中心管理,由普教中心、体育教研部、第一附属中学、第一附属小学共同使用。

(三)主要理由

1.资源充分利用。新校区体育馆启用后,校本部体育馆的教学功能和其他辅助功能完全可以在新体育馆实现,其需求度将大大减少。校本部体育馆与第一附属中、小学紧紧相邻,将体育馆划拨给普教中心,第一附属中、小学共同使用,可解决普教中心与附属中小学异地办公、中小学用房紧张的问题。

2.中小学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都需要良好的办学条件提供支撑。附属中小学本身办学条件落后,无室内体育馆、功能房紧缺,缺少充分开展教育教学的阵地。

3.实现大、中、小学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第一附属中学乒乓球特色已闻名省市,两校与体育教研部共用体育馆,可以实现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资源共享,为各学段体育教育提供强大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体育实力,进一步创建特色品牌,提高中小学知名度。

二、承办单位:房产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体育教研部

三、答复内容

按建标-2018相关生均指标计算,目前学校室内体育用房面积总量不足;校本部体育馆由体育教育部管理使用,现正常安排体育课程,同时校篮球队等高水平运动队也安排在此开展常态化训练,场馆使用率很高。鉴于学校场馆实际总量和使用情况,为确保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完成,校本部体育馆不宜划拨给普教管理服务中心。

同时,为缓解校本部附属中小学体育场地不足的困难。经1122日组织协调会,与体育教研部、普教管理服务中心当面沟通协调,在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与普教管理服务中心共享使用校本部室外运动场地。

 

提案编号30032022

 名:关于解决一附小教学用房严重不足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孙建明  (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888763567

附议人:汪瑞芳  (普教管理服务中心)

            (第一附属小学)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第一附小建校于1959年,唯一的一幢教学楼建于1972年、2001年扩建,共有普通教室16个,功能室5间。学校现有教学班级16个,师生近700人,目前勉强满足教学需求。

根据长沙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长沙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长教发〔20168号),对照标准,第一附小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为学校教学配套用房严重不足,学校现仅有教学功能室6间,分别为科学实验室(1)、高清录播教室(1)、图书室兼阅览室兼计算机房(1)英语活动室(1)、音乐教室(2),学生教学活动功能室严重缺乏,已严重影响学生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按照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我校预计的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每个年级4个班)。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全面的实施,学校未来5-10年将迎来学生就读高峰期,从20228月起,第一附小将没有教室容纳学生,今年六年级毕业2个班,新招一年级学生为3个班,学校不得不将其中的一个功能室改为普通教室。2022年秋季再无可用普通教室,更谈不上学校应配套的功能室。

(二)主要建议

学校多方论证,拟在学校篮球场与南面围墙之间的空地上新建四层教学楼一栋,每层3-4间教室,预计可以增加12-16间教室及底层架空作为学生雨天活动场所,顶层与现教学楼新建连廊。

(三)主要理由

中南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附属中小学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满足教职工需求。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矛盾突出,亟待解决。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室的完善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项目的建成不仅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生活、交流、成长全新的平台,将大大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打造中南大学基础教育名片。

二、承办单位:基建处、房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

三、答复内容

本提案工作已落实。

将在开展新教学楼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按程序报学校决策。

 

提案编号31312022

 名:关于建设新校区数理化共享户外气排球场的建议

提案人:罗永忠  (化学化工学院18673170001

附议人:段泽球  (数学与统计学院)

        李登伶  (物理与电子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为响应学校“活力中南”健康素养提升计划,增强教职工户外锻炼的意识,增进教职工间的交流,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化学化工学院部门工会自筹资金在新校区化学楼后坪建设了两个气排球场,并安装了球场灯光。该球场自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后,给新校区周边多个学院及学校机关及直附属单位的教职工课余时间气排球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专门场地,受到广大教职工的热爱和拥护。据初步统计,该场地使用率在非雨天使用率达到95%以上,晴天更是两个球场忙不过来,老师们轮流候场,经常打球到晚上10点,目前简陋且有限的球场满足不了教职工日益高涨的锻炼热情,迫切希望学校工会予以支持建设户外气排球场地,以便于更好发挥该场地的开放使用功能,让更多的教职工受益,增加广大教职工的幸福感、价值感、满足感。

(二)主要建议

1.再增加建设2个气排球场。化学化工需要后坪气排球场旁边有停车,可以改造成为新的气排球场。

2.由于是户外场地受天气影响很大,长沙全年雨天天数达到一百余天,因此广大教职工建议在原来户外气排球场加装顶棚,以满足更多教职工的锻炼和培训需求。

3.对现有两个气排球场地进行提质改造。

(三)主要理由

建议学校工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调研,广泛倾听广大教职工迫切的需求呼声,希望学校工会积极围绕"服务职工、保障职工"的工作方针,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内在活力。

二、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校工会

三、答复内容

学校后勤保障部、校工会有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关于建设新校区数理化共享户外气排球场的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学校也积极支持教职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气排球训练和比赛活动。后勤保障部、校工会有关负责人先后与提案人进行了沟通协调,现就提案回复如下:

1. 经相关职能部门研究,一致认为此提案的建议和诉求总体上合情合理,具体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校工会负责人高度重视,多次到现场及周边考察调研,并与化工院和周边有关学院有关负责人多次进行沟通交流。

2. 关于在化工院现有2个场地边上增加建设2个气排球场的建议(提案建议第1点),经与提案人沟通,得知其主要原因是现有2个场地经常性被其它单位借用。经过综合分析认为:

1)原地扩建涉及到新校区整体规划建设、校园管理、学校财务预算计划等因素,短期难以实现。

2)直接在周边学院新建气排球场地更为合理可行,既方便周边学院,也能有效解决化工院现有场地经常性被借占的情况,解决本提案本质诉求。因此,2022年,后勤保障部先行解决了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楼外排水管道问题,校工会下拔专项经费,支持(化工院周边学院)各建设1个户外气排球(羽毛球)场,现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23年,后勤保障部、校工会将通过多种渠道申请,继续推动新校区户外运动场地建设,努力满足教职工文体活动需要。

3)关于“在原来户外气排球场加装顶棚提案建议中的”(提案建议第2点)和“对现有两个气排球场地进行提质改造”的建议(提案建议第3点),经过当面沟通,这两个建议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希望在原来户外气排球场加装顶棚。经咨询有关部门和专业体育场地建设公司,一致认为:现有场地加装顶棚可能有安全隐患,需要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报建程序。经校工会与化学化工学院商定:由化学化工院提出现有场地加装顶棚论证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校工会将在经费上给与支持,后勤保障部将及时办理好后续相关程序。

 

提案编号32322022

 名:关于工会给予学院建设室内教职工之家支持的建议

提案人:李登伶  (物理与电子学院)

附议人:孙克辉  (物理与电子学院)

        阳军亮  (物理与电子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物理与电子学院现有教职工近150人,40岁以下年轻老师50人,学院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满足教职工基本需求的教职工之家,一种"大家庭"的氛围营造不足。学院教职工,特别是年轻老师中午不回家,有强烈需求,希望建设好教职工之家,便于广大老师们共同学习交流、探讨问题、融合感情、运动健身,学院党政专题研究讨论,高度重视,认为建设好一个学院教职工之家是办实事之举,很有必要!并腾出了一个房间,想方设法挤出经费支持建设,但作为一个运行经费非常短缺的理科学院,去筹措教职工之家建设必须经费还存在有较大困难。

(二)主要建议

对还没有建设好室内教职工之家的学院,由学院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经校工会论证批准后,给予学院教职工之家建设5万内建设经费支持,用于购置必须的桌椅板凳、书架书柜、茶水器具、运动器材等。

(三)主要理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好一个学院教职工之家,对发挥工会职能,积极围绕"服务职工、保障职工"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夯实工会工作基础,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内在活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建设好室内教职工之家,也是教职工、特别是年轻老师的迫切需求,也是学院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增强广大职工凝聚力、幸福感,更好努力工作,奋力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营造积极向上氛围,意义深刻。

二、承办单位:校工会

三、答复内容

该提案已办理并落实。

针对此提案,校工会已于20211015日、202295日两次召开校工会主席办公会研究讨论教职工之家有关问题。

会议研究决定:校工会从政策和经费等方面加大对教职工之家建设过程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

1.各二级单位申请教职工之家场地建设、文体器材用品配备补充统一纳入校工会教职工之家建设经费预算管理;

2.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年初向校工会申报预算,原则上各二级单位申报建家经费每年不得超过5万元;

3.申报校级模范教职工小家不再考虑获评校工会“先进部门工会”次数及活动场地面积等条件限制。

根据此决定,各二级部门工会在教职工之家建设过程需要经费支持,可向校工会申报,审批同意后将给予建家经费支持。

 

提案编号33422022

 名:关于建设新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议

提案人:何建仁  (机电工程工程学院/13337211478

附议人:欧阳鸿武(机电工程工程学院)

        贺继林  (机电工程工程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随着国际油价的进一步升高,新能源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的喜爱,但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困绕使用或想购买电动汽车的老师。新校区有9个学院,全校近80%的老师要到新校区上课,而新校区没有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为解决老师的困难,特申请在机电工程学院与计算机学院间建设院电动汽车充电站。

(二)主要建议

主要措施为在机电工程学院与计算机学院草坪,建设二排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站长约50米,每个充电桩间隔2.5米,建设约4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牵头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参与办理部门:机电工程学院

办理时限:至20227月建设完毕。

(三)主要理由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如机电工程学院近两年已购置十余台,随着俄乌冲突,油价大涨,有50%以上的老师有换购新能源车的想法。新校区有9个学院,近千名教职工在新校区上班,保守估计三年之内有近300辆新能源汽车停留在新校。充电站建设在社会上已形成了比较全面、成熟的方案,在各大街道、社区得到广泛的建设。新校区可以依托新校区南门岗亭完成新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

二、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保卫处

三、答复内容

鉴于目前电动汽车发展趋势,以及教职工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实际需求,学校后勤保障部和保卫处对新校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提案高度重视,现将该提案回复如下:

1. 后勤保障部通过初步调研,并根据《湖南省有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办法》,电动汽车充电站场所选址设计应与新校区整体规划相适应,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统一标准,并遵循规划、建设、环保、供电、消防和防雷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后勤保障部正牵头组织基建处、保卫处以及设计单位对该提案中在机电工程学院与计算机学院之间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议进行充分论证,待论证通过后,将申报学校经费立项实施。

2.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属于长沙市政府充电设施建设项目,需报长沙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目前,学校已根据各校区实际情况与长沙市电力部门、发改委、湘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政府部门支持。

 

提案编号34432022

 名:关于解决校内住宅管理维护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李丽君  (外国语学院13677368249

附议人:罗军飞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陈广程  (外国语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校内职工住宅的住房在职工个人名下,目前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维修机制,随着房屋的老化,需要维修的情况时有出现,特别是屋顶漏水问题的维修情况复杂,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教职工的生活,是教职工急难愁盼望的问题之一。如最近教职工反应的校本部高家坪1栋屋顶漏水问题,虽然找了有关部门,也表示理解,但由于机制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主要建议

建议学校委托有关职能部门再进行研究,给出解决办法,特别是像屋顶漏水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职工个人无法协调解决。我们也了解到学校以前是研究过的,也有方案,但因某些原因而作罢。解决此问题的困难是很大的,但问题终归是需要得到解决的。

(三)主要理由

房屋的维修关系房屋的安全,安居才能乐业,事关民生福祉。

二、承办单位:后勤保障部、房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

三、答复内容

提案办理承办部门与提案人李丽君老师取得联系,向她解释了目前校内已售房的维修办法和维修流程。

1.维修办法:2022年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研究,确定了校内已售房的维修办法,并由学校划拨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此类房屋维修,该项资金由房产管理处归口管理。

2.维修流程:校内已售房住户将所需维修内容以书面形式向房产管理处报告,房产管理处按程序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安排,经相关负责人现场查勘后确定维修方案和经费,审核通过后进行项目立项,并向后勤保障部出具工作联系函,后勤保障部根据立项内容完成维修工作。

 

提案编号35442022

 名: 关于强化工会干部学习培训的建议

提案人:   (后勤保障部 13407313577

附议人: 胡壮志 (后勤保障部)

         曹建国 (后勤保障部)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学校各级工会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会员的高度肯定,各级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显著增强。除了校工会十几个专职工会干部外,学校工会各专门委员会、教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的委员和各单位工会干部都是兼职的。兼职工会干部虽然能够认真积极履职,但是,有些委员履职能力不强,有些基层工会干部政治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工会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工作时创新性还不够,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素养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工作要求,一些工会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亟需改进。工会干部学习培训工作需要加强。

(二)主要建议:

1.制定工会干部学习培训规划,保障工会干部学习培训的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

2.全面开展、分类开展、定期开展工会干部学习培训工作。

3.组织校内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工作经验交流。

4.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

(三)主要理由:

1.高素质的工会组织干部队伍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基本前提。

2.各单位兼职工会干部人数不多,不便于组织专门的学习培训,兼职工会干部自行安排有关学习有困难,效果也没有学习统一组织好。

3.学校有开展工会干部学习培训的良好传统和较好的相关资源。

二、承办单位:校工会

三、答复内容

校工会已将开展工会干部学习培训列入工作要点,且已制定年度中南大学工会干部培训计划,虽然因为疫情原因有些培训工作未能正常进行,现正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拟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活动,有序有力开展培训,以适应工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1.抓好重点培训落实。通过开展工会领导干部培训、新任工会干部培训、校内外工会干部交流培训,加强工会干部专业能力的提升。  

2.积极推进创新实践。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网络培训有效方式,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强化吸引力,提高覆盖面。

3.常态化培训不放松。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中国干部网络学院、“芙蓉天地”等学习平台开展工会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知识竞赛;持续推进 “四史”教育常态化,通过开展红色主题观影活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提案编号36452022

 名:关于汇聚资源,形成合力,加强青年教职工工作的建议

提案人:胡壮志 (后勤保障部

附议人:曾定帮 (后勤保障部)

        李   (后勤保障部)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我校青年教职工人数多,分布广,层次多,他们是学校事业发展进步的依靠力量,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是学校党政工团的共同责任。学校党委成立了中南大学青年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按照自己的关注点开展了一些工作,解决了一些青年教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但是,一方面,非成员单位对青年工作的还不够重视,成员单位也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合力。事关青年教职工成长发展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校工会没有青年工作专职部门,学校青年科协没有活动场地,一些青年的个人婚姻还没有解决。

(二)主要建议:

1.发挥中南大学青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职责,提出具体措施并公布周知。

2.将青年工作情况列入二级党组织和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内容

3.加强对青年科协等青年组织的领导,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4.组建青年教职工之家等更多青年学习交流平台

(三)主要理由:

1.中央巡视反馈意见要求中南大学做好关心青年工作。

2.青年教职工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关注青年一代身心健康,关心支持年轻教职工成长成才,是学校党政工团的共同责任。

3.学校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也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可以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把青年工作做的更好,把青年的作用发挥的更好。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科学研究部、校工会

三、答复内容

提案站位高,视野宽,立意长远,人事处会同校工会、科学研究部等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并推进落实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意见》,促进新工科、新医科和新文科跨一级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不同学科背景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拓展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空间,为青年教师搭建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平台。人事处提出筹建青年教师发展联盟,202210月人事处起草了《关于筹备成立中南大学青年教师发展联盟的工作方案》,在专任教师中成立青年教师发展联盟,以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为模式,以教师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以提升青年教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培训、经验交流、合作学习、知识共享为核心,以共同发展为主旨,形成青年教师互助机制。

拟开展活动:

1)引导摸索期新进教师做好教师职业规划,缩短适应期,尽快融入高校教师角色。(专家讲座、经验分享、圆桌派等)。

2)针对发展期教师开展提升职业能力的活动,培育科研素养和学术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不同学科交流的平台。(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教师访谈等)。

3)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跨区域、跨学科、跨单位青年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青年交流活动。

4)开展有利于青年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心理健康宣讲、健康保健讲座、体育运动活动等)

5)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宣传信息的可获取性和主动性,提高联盟的知名度,以获得学校各界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建立联盟微信交流群和微信公众号,主要用于发布青年教师日常信息、互助联盟工作日志及活动方案等。

2.校工会高度重视提案“基本情况”部分提及的“校工会没有青年工作专职部门,学校青年科协没有活动场地”有关情况和提案中关于“组建青年教职工之家等更多青年学习交流平台”的具体建议(提案建议第4点),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校工会已经设置了青年工作专干,认真履行中南大学青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决定成立青年工作部(已经列入校工会内设机构改革方案,2023年实施到位)或中南大学工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2024年第六届工会委员会同步成立)。

2)校工会已经完成了中南大学青年教职工之家的选址及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基本完成,可供校内青年教职工使用。校工会也将根据学校青年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青年教职工的实际需要,举办青年学习交流活动。目前已经筹备了青年教职工会员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座谈会(因为疫情原因,拟延迟到20233月举行)

3)鉴于学校青年科协暂时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校工会已经邀请校青年科协入驻青年教职工之家并同意将此作为他们的常驻活动场地。校工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邀请校内教职工青年社团协会入驻。

 

提案编号37462022

 名:关于加强提案工作考核评价和评比表彰的建议

提案人:曾定帮 (后勤保障部 13975892570

附议人:乔硕功 (后勤保障部)

  (后勤保障部)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学校五届一次教代会以来,广大教代会代表认真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积极反映民情民声,共提交合格提案220件。这些提案的内容涉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事人才、后勤保障等几乎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对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解决教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学校党委和各有关部门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学校五届一次教代会以来,学校大部分的职能部门参与了提案办理答复工作,提案办理的质量逐步提高,既积极呼应了教职工的诉求,又推动了学校事业发展,提案办理答复工作受到教职工广泛好评。但是,仍然存在有的代表和代表团提案积极性有所下降、提案质量不高,有的部门单位办理提案主动性不强、办理答复不够及时、办理效果不够显著等问题。

(二)主要建议:

1.提案工作委员会制定教代会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评比标准,组织考核评比和表彰工作。

2.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提案办理指导和督办工作。

3.加大对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的宣传力度。

(三)主要理由:

1.关于公布评比表彰项目和议事协调机构清理结果的通知(中大党办字〔20187 号)

2.关于印发《中南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等三个文件的通知(中大党字〔20157 号)

二、承办单位:校工会

三、答复内容

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提案办理答复工作。学校五届一次教代会以来,学校大部分职能部门参与了提案办理答复工作,提案办理质量逐步提高,提案办理答复工作受到教职工好评。但仍然存在少数代表团代表提提案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提的提案质量不高;有的部门办理提案主动性也不强,提案办理答复不及时。针对此情况,经校提案工作委员会研究对五届一次教代会以来提案办理答复工作进行评比表彰。按照《中南大学教代会代表提案办理条例》规定,评比表彰在教代会届满时进行

鉴于学校教代会的届期有所调整变化,此前教代会是四年届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相关文件规定要求,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教代会的届期由原来的四年调整为五年。

校提案工作委员会对代表提出的此提案高度重视,由专人负责此提案的办理答复工作,开展了相关工作,拟定了教代会优秀提案和提案先进单位的评比标准,对五届一次教代会以来的提案办理答复情况进行了梳理。组织考核评比工作将在2023年进行。

 

提案编号38472022

 名:关于充分发挥身边榜样作用的建议

提案人:乔硕功 (后勤保障部 13975801972

附议人:   (后勤保障部)

曹建国 (后勤保障部)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中南大学每年都有不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更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学校党政工团组织表彰(如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部门工会、优秀团干部等)。这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中南大学“身边的榜样”资源丰富,队伍庞大。在关心爱护先进、积极宣传先进、充分发挥身边榜样作用等方面,学校还没有形成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有些单位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已经开展的工作还没有达到规范化、制度化要求。充分关心爱护先进模范人物,充分发挥身边榜样作用,很有必要。

(二)主要建议:

1.编写光荣册。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学校党政工团组织及其职能部门参加,收集、整理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和主要事迹,定期编发《中南大学光荣册》(建议名,暂名)。

2.加强疗休养工作。学校制定有关制度规定,依法依规、积极主动推动劳模疗休养工作,提升劳模疗休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3.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各类媒体都要开设专栏,定期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必要时,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身边榜样作用

(三)主要理由

1.身边的榜样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关心爱护先进模范人物,积极宣传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作用,对于鼓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继续做出更大贡献,对于团结引领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中南强大力量、推动学校改革创新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2.身边的榜样与广大教职工在工作上有广泛的共同点,在感情上有天然的共鸣点,开展身边的榜样学习宣传活动可以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开展劳模疗休养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关心爱护劳模的重要体现,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强劳模疗休养工作,对于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具有重要意义。

二、承办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工会

三、答复内容

党委宣传部、校工会认真读研提案内容,现就提案主要建议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1. 编写光荣册。党委宣传部于202212月,已向组织部、科研部、学工部、教工部、校团委、工会、离退休处等多个职能部门征集2022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的个人或集体名单,但因疫情影响,2022年不制作“身边的榜样”画册,改为在新媒体平台上宣传榜样事迹。同时,考虑到时效性因素,计划于202312月底之前推出“我身边的榜样”相关宣传成果。

2.加强疗休养工作。校工会已将继续推动先进模范人物疗休养工作列入工作要点。根据湖南省总工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我校疗休养主要以健康体检和讲座、形势报告、座谈交流、文体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将疗休养活动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职工素质结合起来进行。

3.做好宣传工作。2022年,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结合党代会、五一劳动节、教师节、科技工作者日、护士节和医师节等重大时间节点,将镜头对准师生,策划推出“在党旗下奋进”“我在中南这五年”“致敬中南良师”“中南新力量”等系列报道,对我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一线青年教师群体、科技工作者等先进人物和团队进行报道,推出了一批扎根中南、爱岗敬业、立德树人,投身科研,勤学上进,奉献有爱的中南师生典型,以身边榜样激励师生奋进新征程,建设“双一流”。在未来的工作中,党委宣传部将更进一步聚焦学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积极宣传榜样事迹,发挥榜样激励引领作用。

校工会积极推进先进典型事迹学习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校工会与有关部门联合主办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开辟网站专栏展示优秀教师风采,配合宣传部完成教学竞赛特别报道《以赛促教:让灯塔长亮,让追光者发光》并在校园网首页刊载。

 

提案编号39482022

 名:关于组建中南大学教职工艺术团的建议

提案人:陈迎明、危平 (商学院 88879386

附议人:龚艳萍  (商学院)

        任胜钢  (商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中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的许多学科、许多学术组织、许多学者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学校学生艺术团、体育运动队都在国内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学校教职工围棋队多次荣获全国冠军,教职工乒乓球队也也曾经勇夺湖南省亚军。但是,虽然教职工中有很多文艺爱好者,有些水平还很高,学校却一直没有一个教职工艺术团,既没有把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更没有通过展现中南大学教职工的文艺水平提升学校美誉度和软实力。

(二)主要建议:

1.由校工会牵头,学校有关部门配合支持,组建中南大学教职工艺术团,定期开展培训、排练和演出活动,提升中南大学教职工文艺素质素养,展现中南大学教职工的风采。

2.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组建艺术团暂时难以实现,至少可以先组建中南大学教职工合唱团。

(三)主要理由:

1.组建教职工艺术团(合唱团)是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强烈愿望。

2.国内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有教职工艺术团或合唱团

3.组建教职工艺术团(合唱团)可以活跃校园文化,高水平的演出可以提升学校美誉度和软实力。

4.学校有比较好的相关资源和条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组建并成为较高水平的大学艺术团。

二、承办单位:校工会

三、答复内容

此提案已落实完成

1.校工会认为,这个提案的建议合法合规、合情合理,有必要且完全可行,对其建议全部采纳。

校工会从2019年就已开始谋划成立教职工艺术团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通过举办教职工文艺汇演(2019年)、开展调研并建立全校文艺骨干信息库和优秀文艺节目作品库(2020年)、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及合唱音乐会(2021年)等活动,挖掘、发现教职工文艺骨干;通过加强紫罗兰女职工合唱团建设(2019年以来)、设立教职工会员舞蹈示范基地(2020年)、举办合唱指挥培训班(2021年)等,为适时成立教职工艺术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2.校工会认真研究了提案人的建议,决定先成立教职工合唱团。目前合唱团已经组建,首批60名团员已于202211月正式开始参加培训和排练。2023年,校工会将大力推进教职工合唱团建设,同时启动教职工舞蹈团和教职工乐团的准备工作,力争在2025年建成含有合唱团、舞蹈团、乐团的中南大学教职工艺术团。

 

提案编号40212022

 名:关于学校顶层设计二级学院与附属医院开展人才双聘制度的建议

提案人:    (生命科学学院 18874114280

附议人:    (生命科学学院)

        黄菊芳  (生命科学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一流人才回国发展。同时,各研究院所和高校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中南大学特色鲜明,冶金、采矿、医学研究等基础雄厚,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的加盟。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平台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中南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如何充分利用好本土人才方面还需要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发掘自身优势。

(二)主要建议

1.学校顶层设计推行双聘制度,将基础医学/生物学领域的优秀人才通过双聘到附属医院,同时,附属医院的优秀人才双聘到基础学科的二级学院,使得优秀人才既能扎根于基础研究领域(招收从事基础科研的研究生、从事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等),又能将研究成果充分转化到临床研究领域(解决临床问题、享受医院的相应政策等)。

2.学校顶层推行双聘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相关人才所取得的科研项目、论文等在二级学院与医院之间的归属问题。

3.学校顶层推行双聘制度,有利于集中校内优势力量,在国家层面争取资源。

(三)主要理由

1.基础医学院与湘雅医院,生命科学学院与湘雅二医院等分别进行了双聘制度的探索,但是,因为二级学院的职权有限,无法从学校层面统筹基金认定、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等问题,导致双聘制度没有实质性执行。

2.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均已建立相关的双聘制度,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一年引进近百名海外优青),大大推动了学科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

三、答复内容

人事处在深入调研了同类高校做法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中南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双聘管理办法(试行)》初稿,并征求了本科生院、科学研究部、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湘雅医学院等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及国家级科研平台等负责人意见,并于1123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1214日进一步征求了校领导意见。人事处拟根据收集的意见及建议对文件进一步完善后,提请学校审定后执行。文件将会对双聘人员的范围、要求、申报程序、考核及管理等事项进行规范。

 

提案编号41332022

 名:关于向优秀高校学习,提升我校前沿医学科技水平的建议

提案人:    (基础医学院13517403958

附议人:    (基础医学院)

        唐瞻贵  (湘雅口腔医学院/医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中南大学医学学科暂无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医学科研骨干人才队伍、医学科研平台、医学科研氛围、医学研究生科研培养体系等。

在前沿医学科技领域,缺乏在重点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因此尚缺乏SNCScienceNatureCell)正刊发表的论著。这与我校医学科研平台落后,使用不方便有关,也与因管理体制不灵活导致的科研急功近利、合作科研偏少、交叉学科发展严重滞后、缺少对前沿技术研发的提前布局等有关。

(二)主要建议

系统地学习优秀高校的做法,如清华大学是如何搭建蛋白结构分析技术平台的?中国科技大学是如何建成国内顶尖的免疫学研究平台的?上海交大是如何建成国内顶尖的血液肿瘤研究与临床平台的?四川大学是如何创办高水平医学期刊的?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专业是如何招募人才的?

通过学习完善我校人才招募、平台搭建、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前沿技术团队组建、科研后勤服务、绩效管理等政策,真正做强我校医学学科。

(三)主要理由

没有前沿医学科技,我校医学口就很难取得突破,很难发表SNCScienceNatureCell)级别的研究论文,很难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奖,很难竞争性获得国家级大项目,很难招募优秀的青年才俊加入我校。我们应充分、清醒地认识到,缺少前沿医学科技是我校医学口的一块最大的短板。

二、承办单位:科学研究部、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人事处

三、答复内容

20221128日,为提升我校前沿医学科技水平,学校再次召开校领导办公会,制定了【中南大学医学高质量发展规划】,拟报校务会审议、常委会审定。这一规划结合了湘雅特色和海内外高校的经验,明确了将打造中南大学特色的医学科研发展“一体两翼”模式,推动医工文理等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建设医学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圈,逐步形成以国家医学中心、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芙蓉实验室为龙头,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为核心,部省级科研平台为支撑的三级医学研究平台,打造医学领域科技创新高地,全面提升我校前沿医学科技水平。

 

提案编号42342022

 名:关于将病理学科的教学与医疗工作双认可的建议

提案人:周建华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湘雅医院病理科13873138147

附议人:吴世明  (口腔医学院)

        范立青  (基础医学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湘雅病理两块牌子(湘雅医院病理科/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13年学校将病理的医疗工作由湘雅医院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归于基础医学院管理。医院编制员工的教学工作量得不到医院的认可和相应待遇(例如不能申请教学优秀质量奖等等)。病理学系的教师完成湘雅医院的医疗工作(占全年的80%量),不算学科业绩点(学校定岗定编没有纳入医疗工作)。

(二)主要建议

湘雅病理2021年全国排名第9。病理学科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202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住陪基地、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医疗、教学和科研三结合,学科才能上台阶。

建议:学校和医院双认定病理学系/病理科的医疗与教学工作量及业绩。湘雅口腔医学院(医院),基础医学院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也存在类似情况,该建议可推广至其它有类似情况的单位。

(三)主要理由

1.基础医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病理学课程均由全系承担,随着许多高年资教师退休,后续上课教师减少,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医院编制人员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病理教学任务,医院不认可教学工作,非常不利于人才培养与病理学科发展。

3.医院的病理医疗工作主要由病理学系老师完成。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

三、答复内容

人事处在深入调研了同类高校做法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中南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双聘管理办法(试行)》初稿,并征求了本科生院、科学研究部、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湘雅医学院等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及国家级科研平台等负责人意见,并于1123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1214日进一步征求了校领导意见。人事处拟根据收集的意见及建议对文件进一步完善后,提请学校审定后执行。文件将会对双聘人员的范围、要求、申报程序、考核及管理等事项进行规范。

 

提案编号43102022

 名:关于加强临床医学院教学体系支持、深化医教协同的建议

提案人:钱招昕   (湘雅医院13974810509

附议人:     (湘雅医院)

             (湘雅医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临床医学院承担了本科生临床医学教学任务和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等任务,包括教学任务、学生住宿、师资培养、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等,非常需要得到学校在政策和经费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的做好医教协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相关任务。具体有下列问题:

1.学生管理问题:湘雅老校区学生公寓AB栋的后勤物业管理不到位。学生公寓的学生来自临床、口腔、公卫、护理、检验、药理多个二级学院的学生,其后勤物业管理一直不明确,宿舍的维修维护既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也没有宿管人员。湘雅医院也多次向学校报告请求解决该问题,但一直未得到解决。

2.教师晋升问题:附属医院教师从教学口晋升没有政策支持。目前学校教学口晋升条件没有考虑医院教师的实际情况,以至于附属医院教师都不可能符合现有学校教学口晋升的基本条件。

3.教学编制及人员缺乏问题:目前中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任务很重,教师均由临床医师担任,医院每一学期均要全脱产大量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导致临床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此外,临床教学专职管理人员也非常缺乏。

4.住培容量导致专业型研究生招生受限的问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湖南省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通知》(湘卫科教发[2020]11号)文件要求,各专业住培基地招收(社会招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人数不得超过培训容量,且社会招生比例不低于50%。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住培容量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医院研究生报考的生源数量及质量,也影响了各科室临床、科研力量的输入,也限制了医院和学科的发展。

5.大内科、大外科招生设置导致生源减少的问题:大内科、大外科的招生设置不符合内外科三级学科早已成为独立专业多年的实际情况,今年研究生复试上线人数由去年的645人减至381人,同时也是影响生源来源的原因之一。

6.研究生宿舍床位不够和疫情防控隐患的问题:湘雅医院研究生人数共计2075人,校内宿舍床位1052个床位,缺口1023个床位。目前湘雅医院外租四家宾馆450个床位作为学生宿舍,余573人自行在外租房。

(二)主要建议

1.建议将湘雅老校区学生公寓AB栋的后勤物业管理纳入中南大学宿舍管理体系,安排专职宿管人员,由中南大学后勤处统一管理。

2.考虑附属医院教师的教学口晋升需求,可以考虑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每年给予附属医院部分教学口职称晋升名额。

3.在临床学院设置专门的教学岗位,配置教学人员编制,以加强临床学院教学力量。            

4.建议学校及相关部门领导与湖南省卫健委进行高位协调,扩增专业学位研究生住培容量事宜。

5.建议恢复内、外科三级学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的招生设置,以增加生源并提高生源质量。

6.将湘雅大酒店整体移交湘雅医院作为学生宿舍,缓解湘雅医院目前研究生住宿床位严重短缺问题,同时保障学生疫情防控安全。

7.由学校牵头在湘雅老校区选点修建新宿舍大楼, 彻底解决后续研究生住宿问题。

(三)主要理由

1.湘雅老校区学生公寓AB栋的物业管理属于学校后勤管理范畴,应该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2.目前临床医院的晋升除了常规晋升外,还有临床口的晋升,但是临床学院也有一部分老师热爱教学并在教学上有较好业绩,为了更好鼓励老师们的教学积极性,建议增加教学口晋升途径。这样可以鼓励多途径的教师发展。

3.我校既往曾有教学编制给到临床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也要求“高校附属医院要健全临床教学组织机构、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4.专业学位研究生住培容量受限,已经严重影响了附属医院研究生报考的生源数量及质量,更会影响附属医院的招生声誉。

5.现行的大内科、大外科招生设置导致学生报考目标不明确,影响学生报考积极性。

6.当前疫情局势下,外租的四家宾馆其中三家位于观园国际大楼内,里面人员流动繁杂,导致学生的安全和疫情防控存在巨大隐患。

二、承办单位:湘雅医学院、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 、医院管理处、后勤保障部、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基建处、计划财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

三、答复内容

(一)学生(宿舍)管理问题

湘雅医学院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湘雅老校区学生公寓AB栋的后勤物业管理模式确实给学生、辅导员老师都造成了不便,其用水、用电都是医院承担,但房产、住宿费收取都是学校在管理。2022719,陈立章副校长、黎志宏副校长召开的校领导办公会议(中大办会字〔202288号)决定,由湘雅医学院、湘雅医院负责,与后勤保障部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湘雅老校区学生公寓AB栋管理机制,推动将该栋学生公寓的管理权由湘雅医院移交给后勤保障部。对于该学生宿舍的管理,学校正推动纳入后勤统一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配备相应物业后勤管理人员,逐步移交至后勤保障部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二)教师晋升问题

学校制定的《关于加强附属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完善分类评价激励机制。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激活人才内生动力,推动医疗、教学与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中南大学医学领域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提出“优化分类评价机制,深化医学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实行分类评聘、分类考核、分类激励、综合认定的管理原则,坚持动态管理、有序流动的管理机制。”

(三)教学编制及人员缺乏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明确指出,要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强化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应承担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等临床教学任务。

目前,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均设有专门的教务管理部门、教研室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各临床科室也设置了分管教学的科主任、兼职教学秘书等,建议附属医院(临床学院)继续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临床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教学,附属医院也可根据医院实际设立专职教学岗位及编制。学校也将考虑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南大学医学领域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提出:“积极建设医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湘雅特色的医学教师教研教改平台,坚持并发扬湘雅特色的脱产教学制度,加强教师国内外教育交流、教学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住培容量导致专业型研究生招生受限的问题

住培容量是由国家、省级卫生健康部门统一分配认定,中南大学已多次协商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扩增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住培容量。另外,我校还通过非直属附属医院与直属附属医院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方式来扩增直属附属医院住培容量。

(五)大内科、大外科招生设置导致生源减少的问题

该项问题办理完成,2023年已恢复内、外科三级学科的招生设置。

(六)研究生宿舍床位不够和疫情防控隐患的问题

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为医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宿舍床位。2022719,陈立章副校长、黎志宏副校长召开校领导办公会议(中大办会字〔202288号),研究医学生宿舍床位紧缺问题,采取腾退辅导员宿舍、调整医学口各二级学院在宿舍的学生工作办公用房、租用酒店用作研究生宿舍等方式解决宿舍缺口问题。同时,建议学院可考虑对由因宿舍紧张而在校外租房的研究生给予适当租房补助,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此外,湘雅医学院正积极配合基建处,加快谋划推动在湘雅新校区新建学生宿舍事宜。

20221122日,陈翔常务副校长主持召开校领导办公会议(中大办会字〔2022137号),决定湘雅学术交流中心(湘雅大酒店)1115楼暂保留为湘雅医院学生宿舍;湘雅老校区成人教学楼考虑整体规划为学生宿舍区(配套学习室和教室);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搬入医学新楼后,教学楼整体规划为学生宿舍及生活区(加卫生间),预计可改造宿舍180间左右(3人间540个床位、4人间720个床位);毒理学动物实验室规划为宿舍生活配套房;学术报告厅1楼可改造为学生宿舍配套设施(如自习室、活动室等)。如上相关校区整体规划事项已通过校务会议,正逐步推进,以解决后续医学生住宿问题。

 

提案编号44362022

 名:关于附属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双线开展的建议

提案人:吴尚洁  (湘雅二医院13607488688

附议人:罗爱静  (湘雅二医院)

        杨一峰  (湘雅二医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附属医院紧随学校奋力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是一个医、教、研多系列专业技术人才密集领域。(1)但在长期的医院分工中,有一部分年资较高且临床医疗水平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达不到学校的晋升要求。以我院为例,45岁以上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有317人,在该职称中占比10.67%;50岁以上副主任医师158人,在该职称中占比30.38%。(2)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我省已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卫生健康委制定《湖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这是确定的本地区聘用新的评价标准。

(二)主要建议

我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双线开展。

1.对于年资较高且临床医疗水平突出的卫生技术人员,即达不到学校的晋升要求,允许其试点参评省人社厅和省卫健委组织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2.对于我院医、教、研全面发展人才,仍保持学校晋升要求,同时,在教学、科研资源和绩效上给予更多倾斜。

(三)主要理由

1.这部分年资较高且达不到学校的晋升要求的医院临床业务骨干,里面不乏外院想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维持医院本院及新院区运营和人才队伍稳定,医院需要留住这部分临床工作能手,而参评省人社厅和省卫健委制定的职称评聘新标准(有关政策规定及制度见基本情况栏),就是给他们以新的发展方向和人才活力。

2.湖南省人社厅和省卫健委也希望湘雅系统能来参评。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

三、答复内容

人事处认真研读该提案,现就提案主要建议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1. 根据《中南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中大人字〔202129 号),卫生技术系列职称不属于委托湖南省相关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的职称系列。

2.学校将进一步做好调研,结合卫生技术人员岗位特点完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标准、健全职称评审体系。

 

提案编号45372022

 名:关于加大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力度的建议

提案人:邱元正  (湘雅二医院13975804198

附议人:罗爱静  (湘雅二医院)

           (湘雅二医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打造国家医学战略高地,全力建成全国首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和6个左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是我校医学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为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促进湘雅医学高质量发展,为创建双一流增添力量。

(二)主要建议

1.学校加强对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顶层设计,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学校出台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规划,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

3.学校每年对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学科)进行考核评估。

(三)主要理由

二、承办单位: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科学研究部

三、答复内容

提案办理进展顺利,落实情况如下:

提案提出后,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和科学研究部就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第一时间组织充分研讨,并以公函形式就中南大学的支持政策向湖南省政府汇报。国家医学中心包括综合性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精神医学中心,目前湘雅二医院建设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已经获批,湘雅医院建设综合性国家医学中心已经进入最后的审批阶段。中南大学全力支持湘雅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2022年投入 4.5 亿元用于购置医学科研设备、培养高端人才、建设研究生宿舍等,将“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芙蓉实验室”融入国家医学中心创建,推进高端科研创新平合建设。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向国家医学中心倾斜,给予湘雅医院高级职称晋升一定的自主权。

 

提案编号46042022

 名:关于加快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新院区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张国刚  (湘雅三医院13787087240

附议人:何庆南  (湘雅三医院)

        杨飞龙  (湘雅三医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湘雅三医院作为湘江新区最大的疑难病症和危急重症诊疗中心,受制于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不够及周边环境受限等原因,医院现仅能开放床位1902张,一直未能达到省卫生健康委批复建设2200张床位的规模,也是44家国家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医院中唯一没有达到编制床位的医院,总建筑面积缺口12.4万平方米。

为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2079日,郑建新市长在湘雅三医院召开了市长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湘雅三医院建设发展有关问题,田红旗校长、陶立坚常务副书记、陈立章副校长和长沙市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在岳麓区委、区政府的主导下,和长沙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就在岳麓区桐梓坡路178号(原冷柜厂地块)建设湘雅三医院新院区进行了十多次洽谈,没能就合作共建达成共识。新院区规划项目总占地面积49.3亩,其中市国资公司(原冷柜厂)43.9亩,西湖渔场5.4亩,有效占地面积约44.4亩。新院区规划建筑面积11.16万㎡,计划新增床位650张。

(二)主要建议

1.建议学校高位推动,积极与省、市两级政府对接,协调推动新院区建设。2.建议学校提请长沙市:1)由政府投资新院区建设,一次性建成“交钥匙”工程,交由医院运营;或2)市政府另外置换一块地给长沙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将冷柜厂地块划拨给湘雅三医院自建新院区。

(三)主要理由

1.受用地条件和建设条件约束,医院建设空间紧张,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地形势下,随着医院患者数量显著增长,医院现有各功能分区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2.湘雅三医院牵头创建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和参加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在规划和建设方面对标设置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提升服务空间和能力需要市区政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和措施。3.前期在新湘雅健康城市更新指挥部的多次协调下,新院区洽谈沟通遇到了该地块转让等难题,需要长沙市政府支持才能解决。

二、承办单位:医院管理处、湘雅医学院、基建处

三、答复内容

学校高度重视附属医院新院区建设工作,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新院区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也正积极推动湘雅三医院新院区规划建设工作。医院管理处主要负责人先后与提案人进行了沟通协调,现就提案回复如下:

一、在学校指导下,医院管理处组织湘雅三医院等相关部门与长沙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进行了多次协商对接,拟争取湘雅三医院有院区建设院区规划项目总占地面积49.3亩,两处位置分别为市国资公司(原冷柜厂)43.9亩,西湖渔场5.4亩,有效占地面积约44.4亩。

二、学校组织开展湘雅三医院新院区建设专题校领导办公会4次,争取达成可行方案。202210月,李建成校长到湘雅三医院调研时表示将全力、全方位支持医院高质量发展。

三、学校统筹规划,由医院管理处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确保湘雅三医院新院区建设稳步推进,并持续与属地政府沟通协调,争取为湘雅三医院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物理空间。

 

提案编号47052022

 名:关于新建中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宿舍楼的建议

提案人:何庆南  (湘雅三医院13908457457

附议人:邓云龙  (湘雅三医院)

        杨飞龙  (湘雅三医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湘雅三家医院现有研究生共约 4775 人,住宿区分别安排在学生公寓 AB 栋、原警备区的学生公寓、年嘉湖宾馆、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湘雅新校区学生公寓等地。宿舍区分布非常零散,卫生条件十分简陋,生活配套设施差、本科生与研究生宿舍未分离、宿舍拥挤且严重短缺导致研究生在外租房等问题,使人员管控非常困难,并存在重大的消防、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且医院每年支付宿舍区的租金、维修费用等高达 600 余万元,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湘雅三家医院的研究生宿舍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难以匹配,也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2020年根据校领导现场调研指示,三家附属医院均向学校提交了新建研究生宿舍楼的申请以及初步建设方案,交学校基建处论证,原则上认可了在学校杏林小区内新建中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宿舍楼的建议。2021年该项工作未取得有效进展,请学校积极推动并落实该项工作。

(二)主要建议

为规范中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生活管理,改善研究生的住宿条件,拟建议在杏林小区内新建中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宿舍楼一栋。依据政府批复的该用地规划,项目占地面积8930㎡,可规划建筑面积43353.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5273.5㎡,地下建筑面积8080㎡,预计停车位180个。

(三)主要理由

大楼拟设置学生食堂、生活服务部等配套设施,硕士研究生宿舍882 间,博士研究生宿舍560间,加上与之毗邻且已建成的湘雅三医院科教楼宿舍135间,能提供床位数2780张 ,可同时满足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研究生入住。

该项目紧靠双塘路和桐梓坡路,毗邻湘雅医学院公交站和地铁6 号线湘雅三医院站,出行方便、快捷。特别是6号线通车后,从杏林小区的湘雅三医院站3#出口,3站可直达湘雅医院,6站可直达湘雅 二医院,参照2号线运营,预计行车时间分别约为7分钟、13分钟。

二、承办单位:基建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三、答复内容

本提案工作已落实。

1.已委托设计单位开展杏林小区湘雅学生宿舍楼的规划选址及概念性方案设计工作;

2.在对概念性设计方案作进一步完善后,按程序报学校决策。

 

提案编号48062022

 名:关于建立附属医院院编职工晋升通道的建议

提案人:张劲强  (湘雅三医院13973159718

附议人:欧阳文  (湘雅三医院)

        严    (湘雅三医院)

一、提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

<>学校政策:

1.根据中南大学附属医院人员招聘要求,符合中南大学进人要求的人员通过学校校编遴选才能认定为校编,院编人员达到学校规定的校编申报条件方可转为校编。

2.附属医院职称晋升须遵照中南大学政策执行,学校高级职称晋升仅对校编人员开放。

<>医院现状及问题:

为满足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需求,医院招录了部分未达到学校招聘要求的人员来院工作,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同样存在此类情况。目前医院正式职工2914人,院编职工1417人,占全院职工48.6%。院编职工中93%为临床一线人员,成为了科室业务骨干,他们也是援非、援鄂、抗击新冠疫情、医疗扶贫等工作的生力军,为医院、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学校高级职称晋升仅对校编人员开放,导致院编人员没有高级职称晋升通道和个人发展空间。医疗服务工作的内容与职称相关,虽然这批人员的业务能力达到高级职称水平,因他们无高级职称资质,不允许开展高级别手术和专家门诊,无法为病人提供更优质和高级别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造成了医疗服务资源的浪费。

(二)主要建议

建议学校制定政策,建立附属医院院编人员高级职称晋升通道。

(三)主要理由

作为学校附属医院正式职工,应给予高级职称晋升通道,有利于更好的服务病人。

二、承办单位:人事处、湘雅医学院、医院管理处

三、答复内容

人事处认真研读该提案,现就提案主要建议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学校已经对附属医院院管人员基本情况及同层次高校附属医院职称评聘情况进行了调研,拟就附属医院院管人员职称评聘制定相关政策,以完善附属医院院管人员职称晋升体系,激发院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附件信息:

中南大学 | 信网中心 | CSU邮箱 | 校内信息门户 | 在线投稿 | 校长信箱

版权所有:中南大学     站点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邮编:4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