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在高校教育创新中的作用
奎晓燕1,杜华坤2
(1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2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要:教师是教育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努力培养和建设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前提。本文论述了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在高校教育创新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如何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一支适应高校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教育创新;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自主创新
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将成为高校未来教学发展成败的生命线。能够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改造、扬弃、整合而升华为自己精神修养的学习过程即创新型的学习过程。没有创新参与的学习,充其量只是小技巧而不是大智慧。这样的学习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而不是创新型组织所提倡的学习。实施高校教育创新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所以说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教育创新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创新型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
创新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创造性的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并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有独到的见解,在教学中能发现并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能率先完成教育理念的更新,着眼于全球化时代的战略竞争去开发全体学生创新的潜质潜能潜智,把“传道授业而教”的观念转变为为“创造而教”这一立足点上来。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长,充分发展每一个个性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持歧见、敢想敢问。能革除“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
创新型教师都应持有这样的观念:“我的学生一定富有创造性”。这种创新性教育观的内涵主要包含几点:一是具有转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教育观点;二是能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型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四是重视、指导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因此,搞好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创新型教师应具有特定学科知识、课堂情境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针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创新型教师这三方面的知识必须有新的拓展和升华,以形成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综合的知识结构网络。教师只有不断地参加专业学术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向,才能接受新信息,改变旧观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工作。
因此,创新型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的导学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宏观设计、微观设计和情境设计,遵守教学管理规范,熟悉教学原则,掌握教学环节,正确的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性人格及创新能力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 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构建
1 鼓励教师的创新意识
发现和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鼓励教师创新意识的关键是要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师应排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只有参与进来才能破除神秘,只有责任感增强了才有创新的主动性。例如一堂同科、同内容的活动课,十个人能上出十种风格。尽管都有不完善之处,但在授课过程中某一方面有新意就是在某一方面创新。创造的潜能每位教师都有,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与培养的。在平时教师管理中应该鼓励教师冒尖,支持教师的改革实验,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 构建教师多维立体的知识结构和锻炼教师创新教育的基本功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淀,因为任何创造都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加工提炼的结果。建立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方式有三种办法:
(1)请进来。即将各方面专家请进来。例如:在素质教育、学科课程、教材研究、方法改革、德育、法制、心理、现代化教学技术等方面进行讲座和培训。
(2)带领教师走出去。学校要对德才兼备的教师,事业心、奉献精神较强的教师加倍重视和培养,可以让他们去外地学习考察,同时也可以外出学习交流,走出去可以使教师开阔眼界,引发创造性潜质。
(3)建立校际交流联合体,通过交流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 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管理机制
打造一只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一定要处理好教育和管理的关系、使用和培养的关系。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方面,学校一定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以实现用事业凝聚人、用感情团结人、用利益吸引人。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制度,强化管理
完善考学工作,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和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把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要爱岗敬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去。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的关系,教师要把教学当作“主业”,而不是当作“副业”。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从严冶教,建立严格有效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赏罚分明,真正使教师做到对学生负责,对质量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2)加强法规建设,用制度规范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根据《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高校教师考核规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与规章,在教师资格认定、选择任用;培养培训、流动调配、考核奖惩、工资待遇等主要环节上实现政府依法治教、依法管理、依法执教。学校应有相应的保证措施,给教师有参加学习专业学术会议和科研活动的机会,对教学效果好、成绩突出的,敢于表彰和奖励,实行校内低职高聘。
(3)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积极适应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的形势,因势利导,加大力度,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根据高校自身特点,改革、调整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加强校际合作,加大学科交叉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组织以学科群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协作。
(4)刷新规章制度,努力为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服务
建立访问学者制度,为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选拔部分系主任和科研所、实验室骨干型教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高层次大学进行研究交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攻坚骨干。
重奖教育科研中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充分利用国家已经设立的一系列专项基金计划,结合实施高校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措施,以竞争优选方式选拔奖励对象,给予重奖。尤其要对那些在创新教育中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大奖,激励他们为创新教育作出贡献。
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而言,需要制定、颁布《高校教师职务条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办法》。依据《教师法》、高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学科建设需要和国家关于高校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的规定,科学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形成合理的职务结构;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办法,强化聘任环节,实行严格的定期聘任,择优上岗;加强教师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充分利用教师职务聘任这一政策杠杆,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创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应当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和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及教师资源配置与开发的有效机制。通过加强协作、联合办学、研究生兼任助教、青年教师兼做班导师和学生政治辅导员、互聘联聘教师、聘任兼职教师、返聘高级专家等多种途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总之,教育创新需要创新型教师去完成,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不断创新,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形成一个创新型教师队伍群体。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建立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创造型人才的重任,才能够促进高校教育创新和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性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辉.关于构建高校教育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视界. 2014(02).
[2] 谢春玲,丛松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 2013(11).
[3] 张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模式刍议[J].前沿.2014(Z2).
[4] 赵爱荣,张有龙.德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借鉴[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5] 赵爱荣,张有龙.德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 2013(03).
作者简介:
奎晓燕,工学博士,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会委员,电话:13574872076,邮箱:xykui@csu.edu.cn, 通讯地址:湖南长沙岳麓区中南大学主校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楼413室,邮编:4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