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自此,它成为我国社会的方向盘,表明了社会所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同时,随着我国高校教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师德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师德建设 建设途径
师德是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在长期履行教师职责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道德观念、品质、情感、行为习惯、理想、境界等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为师者做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又包括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素质。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造成的巨大冲击,人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加上在刚刚改革开放时太过注重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明显下滑趋势,特别是在高校中,师德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时代和社会的主题,师德也必须与这一核心主题相适应。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师德则显得日益重要。
一、 高校师德建设问题日益凸显
1、 讲课多依赖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及网络基本上已经在大学里普及,它们在标志着大学硬件设备及综合实力的同时,也渐渐使人们增长了惰性。越来越多的教师上课依赖甚至是完全依靠幻灯片制成的课件。当然,有些教师是把自己所要教授的知识做成幻灯片,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拿着别人制作的课件、流水账般在课上念一遍。人都是有惰性的,有这样便捷的条件,很少有人愿意再去花费心思备课、思考怎样把课讲好。久而久之,教室中间就形成了缺乏奉献精神、敷衍了事的风气。
2、 与学生关系疏远
现在大学上课的模式已经定型,每节课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同学,不同的老师。这让同学之间都很难沟通交流,更不要说老师和同学之间。作为大学教师,上课来、下课走、课上面对100多张陌生的面孔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疏远的师生关系怎么可能形成一种互相交流的学术氛围呢?这对学生们的学习是很不利的。
3、 师德表率作用缺失
一些教师特别是工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数来自相关的工科院校,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欠缺,缺乏做教师基本素养的培训,一些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角色应有的人格风范,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还有一些教师不会做思想工作,不太注意教师形象的树立。表现在与学生谈话不注意方式,处理问题方法简单。个人比较穿着随意,不够职业,有损形象。
4、 初现职业倦怠现象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高校教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属于特殊的团体,表面看来他们受社会尊重并且无升学的压力,但是教学永远是种情绪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全情投入。另外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疲于应付而无暇顾及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带来很多冲突,如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再加之高校给教师的科研压力较大,教师在薪资待遇上较低,还要面对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压力,职业倦怠现象初步显示出来。
5、 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尤为突出
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报表专任教师年龄情况显示,我国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80.71﹪。但是,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阶段,正值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渗透融合,在其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上呈现出了矛盾性,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获得联系起来,奉献观念薄弱,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针砭时局,评论学校工作,发泄不满情绪,造成不良影响。
青年教师是从学生的身份突然跃变为教师的身份,既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更缺少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高校青年教师普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有的忙于攻读高一层次的学位,有的联系外出进修学习。相对地忽视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和提高。
青年教师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不爱“管闲事”,放纵学生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旷课等行为。
二、 加强师德建设迫在眉睫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希望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这不仅是对全国教育战线广大教师殷切期望,更是严格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状况和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保证和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高校广大教职工是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他们代表着我国高级知识分子和教育者的精神面貌,在他们中间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氛围,而且要尽快形成这种氛围。
三、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师德建设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核心价值体系中,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给我们指明了道德准则应该前进的方向,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社会所崇尚和倡导的。
2、 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狠抓师德建设工作
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首先要在教师群体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团结协作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教师甘于清贫,耐得寂寞,提倡严谨求实,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克服少数教师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鼓励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日常工作生活中
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规章制度,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教师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使其成为他们的一种良好习惯,慢慢地自觉遵守。
四、 新时期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 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师德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需要一个与时俱进,多元化,多层次的氛围。学校应当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营造一个科学的,灵活多样的师德建设氛围,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党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优势,定期开展教师思想、工作交流会等活动,使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教育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对教师进行思想灌输,唤起教师内心的道德信念,努力让教师在自觉意识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升华自己的道德人格。
2、 建立导师制度,培育青年骨干
鉴于青年教师人数较多且问题严重,同时年龄较大的教师一般沿袭了以前的为人师的思想,有较好的师德,可以建立由老教师带年轻教师的制度,使年轻教师在思想和工作方法上都有师可从,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觉悟。
3、 坚持以人为本,给予教师关怀
学校应关怀激励教职工,解决他们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实际困难。学校、学院要善于把握时机,深入到教师中间,了解教师的愁与乐,及时排解教师的困难,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切实维护教师的利益,重视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安心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校还要适时举办一些能够体现教职工特点的活动,为教师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满足其社交与情感归宿需要。由此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
2、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专任教师年龄情况
3、鲍振兴.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推进民主整治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9月1日
作者简介:
周建普,男,1954年11月出生,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道路工程系教授,现任土木建筑学院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