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南大学工会网,您是本站的第位客人!
继续探索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教工》2009(6):12-13   点击:   发布时间:2009/12/30   作者: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李景田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

一、道路问题至关重要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长期曲折的探索,最后才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我们党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间,我党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的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胜利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具体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总道路和具体道路之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诸多具体道路构成的我国发展的总道路”,“这些具体道路,都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我国发展的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规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大方向和基本路径。具有决定全局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则是具体目标、具体方向和具体路径。一方面,要科学认识,全面把握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道路,决不能离开总道路去探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来丰富具体道路的内涵和形式,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我国发展的总道路。

三、继续探索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中的具体道路,需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经过长期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我国工会发展的惟一正确的道路。民主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工会的革命发展道路;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在当的领导下,我国工会又开始了对自身建设和发展道路进行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在新的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工会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强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工会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工人解放的主题,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规律,为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工会思想,包括: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的理论;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和支柱,是共产主义的学校的思想;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承担着维护无产阶级国家整体利益和广大工人群众的具体利益职能和思想等等,对于今天继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与中国工会运动相结合,领导我国工人阶级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几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新时期的工会建设和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探索,在工会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20057月通过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政治保证、根本任务、职能作用、组织体制、对外交往、内在动力等作出全面概括。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和怎样建设工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践无止境,认识也无止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应对新情况、研究新课题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

附件信息:

中南大学 | 信网中心 | CSU邮箱 | 校内信息门户 | 在线投稿 | 校长信箱

版权所有:中南大学     站点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邮编:4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