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中南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姬志洲一行10人,深入江华瑶族自治县开展消费帮扶调研,慰问中南大学援派干部,并与大圩镇长山村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调研、共建座谈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助力乡村振兴。

实地走访调研 深化消费帮扶
3月27日,调研组刚抵达江华县,就马不停蹄来到县民族中医医院调研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医院党委书记李希俊详细介绍了瑶医药特色疗法、院内制剂研发以及民族医药文化保护工作。调研组现场观摩了瑶医针灸、牛角拔罐等传统疗法,对医院“瑶汉融合”的诊疗模式表示赞赏。姬志洲表示,中南大学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在瑶医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合作,助力民族医药振兴。

28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瑶珍粮油公司,董事长蒋珍凤展示了智能化粮食加工生产线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她说,她对中南大学和校工会心怀由衷的感激,因为有中南大学的倾情帮扶和大力支持,瑶珍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稳,目前已经构建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不仅实施智能制造,实现数字化管理,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而且是全国六家农业行业绿色食品稻米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姬志洲指出,十年来,中南大学一直优先采购瑶珍大米、新鲜蔬菜等江华优质农产品,推动“校企直通车”常态化,帮助绿色农产品进校园、进食堂。
调研组还考察了潇水源油脂公司,董事长蒋电清介绍了茶油产业链的开发、“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以及带动农户增收的成效。
结对共建支部 共绘振兴蓝图
28日下午,调研组和共建支部代表前往享有“千年瑶乡第一镇”美誉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探访我党杰出工人领袖李启汉的故里。在讲解员深情的讲述中,大家深入了解了李启汉的革命事迹。李启汉是我党杰出的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他一生劳碌奔波,组织开办工人学校,引导工人进行思想启蒙,提出《八小时工作制》,创造了十个“第一”。他三次被捕、两次入狱,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个个真实故事,让党员们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也激励大家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不负新时代使命。

随后,大家驱车一小时抵达大圩镇长山村,与村党支部举行结对共建座谈。大圩镇党委书记陈飞、镇长尹天虎介绍了大圩镇的地理优势、产业布局以及对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长山村第一书记王少清和党支部书记吴观晶分别介绍了近年来驻村帮扶工作队取得的成效以及十年来长山村的发展变化。大家围绕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帮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南大学校工会支部表示,未来将通过党员联学、培训交流、消费帮扶等方式,继续帮助长山村培育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会后,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支部共建授牌仪式。

推进“党建+”行动 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调研既是中南大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务实举措,也是校地联动抓党建促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南大学挂职干部、江华县委常委、副县长曹斌以双重身份对校工会姬志洲主席一行来江华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深情地回顾了自己挂职的心路历程。他说,来到江华六年多,校工会对他们最为牵挂,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因为中南大学的帮扶,养在深山人不知的江华大米、雪梨等农产品走出了大山。现在的长山村焕然一新,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民富裕了,村干部更有信心和底气。他代表江华所有的援派干部向学校和校工会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姬志洲说,这是第四次来江华,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感受,看到援派干部扎扎实实为当地发展做贡献,成效显著,特别高兴;看到长山村在大家的努力下旧貌换新颜,无比自豪。姬志洲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教育、医疗、消费等优势,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精准帮扶”的长效机制,为江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校工会党支部与长山村党支部开展双向奔赴的共建活动,将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同推进长山村的发展,校工会也将长期关心牵挂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