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6日上午8:30,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南校区三教407多功能报告厅举办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及“三十佳”教学竞赛。张卫良院长、谭希培书记、颜峰副院长、彭昇副院长、彭平一教授及相关中心主任等担任本次竞赛的评委,学院12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比赛由院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杨雪宾主持。

学校工会胡宏辉部长代表校工会领导到场祝贺。院长张卫良在致辞中表示,学院组织本次教学竞赛,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也预祝大家在比赛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取得良好的成绩。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工资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力”,王浩斌老师首先为我们讲授了《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从工资的本质、假象、分类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等方面为我们详细的阐述了资本主义如何压榨并掩盖工人的剩余价值。接下来,曹清燕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从教案理念、方法、内容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教案。万雪飞老师则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授中着重强调,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刘勇为老师讲授的是《情绪与心理健康》,他指出,人学善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情绪管理与调节,比如认知调控法、心理暗示法、森田疗法等。随后薄明华老师、吴争春老师、周筱炜老师、彭芬老师、王翔老师、刘志刚老师、李霞飞老师、邝艳湘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件向大家进行了展示和讲授。比赛精彩纷呈,亮点不断。
在评委点评中,谭书记表示,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课件和教案。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形成一种机制,首先理清课程的性质,然后依据学生的专业、年级等确定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围绕重点和难点来讲授课程。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作为支撑。在课堂上避免单调的灌输式而多采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灵活掌握多媒体技术,使用电子教笔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彭平一教授表示,本次竞赛涉及课程面比上届广,水平也比上届更上一层楼,相信大家都从本次比赛中收获了很多。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彭教授强调要学会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任何内容创新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任何教学方法创新都要以学生为本。
颜峰副院长表示,本次比赛充分展示了各位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内容设计颇具创新,最重要的是各位老师今天充分展示了激情,这是我们讲课的必备态度。唯有投入热情和激情,我们的课程才会有吸引力,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学院始终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为宗旨,采取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本次教学竞赛活动于今年4月决定举行开始,学院工会经过精心筹划,结合学院特点从通知发布到选手报名、竞赛要求、奖励制度、竞赛规则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周密的部署,经过整整一天激烈的竞赛,决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杨雪宾主席宣布了比赛结果,张卫良院长为比赛选手颁奖并表示:感谢大家积极参与,以后学院会为大家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大家在交流中共同提高。